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性资源。本场地处全国著称的黑
土地带,土壤肥沃,适应性广,土地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场内宽谷漫岗,自然排水条件好。土
地集中,便于经营管理。气候适宜,基本能满足各种作物的生长。为农、林、牧、副、渔全面
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土地自然生产力的高低以及对农业、林业、牧业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本场现有236,145
亩耕地,按其质量可分为如下四个等级:
一等地:面积l51,55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6.6%,占总耕地面积的64.2%。一般分布在
平缓坡岗地和平缓沟谷的中层黑土、厚层黑土和草甸土上。土地质量好,黑土质厚于40厘米,
适宜性广,基本上没有限制,宜于农、林、牧业的利用。
二等地:面积56,000亩,占土地总数的9.8%,占总耕地面积的23.7%一般分布在平缓坡
岗地的砾石中厚黑土和沟谷旁的草甸土上。土质较好,适宜性广。但由于自然土壤因素的影响,
使农田稍受限制,然而对林、牧业利用无大影响。
三等地:面积l2,00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占耕地总面积的5.1%。主要分布在地形
较陡的薄层砾石黑土上。土地质量中等,适宜性较广,但受地形、土壤等影响,农业利用需要
采取一定改良措施。
四等地:面积l6,59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占耕地总面积的7%。主要分布在低山、
丘陵、林边的棕壤和砂质中壤上。土地质量较牡,适宜性受到极大限制,广受地形、土壤侵蚀、
土层厚度等条件限制,勉强可以用于种植业,一般适宜林、牧业。
根据本场土壤类型(棕色森林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
应坚持以农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的利用方向。
本场黑土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的61.7%,已开垦227,04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6.1%,
是利用和改良的重要对象。
黑土土体深厚,具有优越的基础肥力,一般能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但由于它分布于漫岗
坡地,易招风蚀和水蚀,黑土易退化为薄黑土、黄黑土,甚至发展为破皮黄,而岗中洼地和缓
坡地,接受坡上冲下的黑土成为黑油土。再则,黑土底土粘重,不透水、易冷浆,春季土湿低
温,微生物活动能力弱,抑制了潜在肥力释放和发挥。利用和改良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搞好防
风林网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上翻下松,名深耕层热化;增施有机肥、绿肥或楷稞还田,缓解
粘度,提高肥力。对于草甸上,主要搞好排,防止内潜,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等。对于棕色
森林土中的现有次生林地,不易开垦的,应封山育林或改变林田;现有少量不易农田,别二地,
应退耕还林或改土增肥,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实行等高耕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