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一、降水量与蒸发量
  根据本场l958——l985年28年的气象记载,年降水量平均为487.9毫米,最大年(1981年)
降水量640.1毫米,最小年(1968年)降水量356.1毫米。
  又据l971——1985年的气象记载,年内平均蒸发量为1196.3毫米,最大年(1977年)蒸发量
为l,457.3毫米,最小午(1984年)蒸发量为l081.1毫米。
  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中看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45.2%,入不抵出。其缺欠部分只
有靠地下水、江河提水等予以补给调节平衡。
  二、地面水
  1、河流
  嫩江:位于本场西部,北南流向,流经本场10公里。
  多金河:位于场区北部,东西流向,全长18公里,河宽平均5米,水面面积9平方公里,流
域面积89.65平方公里。由大小l3条沟渠汇成,年平均径流量在70毫米左右,径流系数在15%
左右。
  2、泡泽
  场内有八队西南泡和十三队芦苇泡、羹匙泡3个,水面面积4,015亩。
  3、水库
  西江水库:汇水面积107.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l3米,总库容
1,200万立方米。
  中心水库:汇水面积42.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1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米,总库容421.2
万立方米。
  青年水库:汇水面积7.5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O.1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5米,总库容61
万立方米。
  3座水库汇水总面积l57.77平方公里,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41.6%,水面总面积4.3平方公
里,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1.13%。
  三、地下水
  本场地表层成土母质是第四纪冲积、沉积的粘土、沙、砂石层。地表层到地下0.5米为黑
色耕作层,O.5—1.8米为粘质沙土层,l.8—4米为沙质粘土层,4—6米为卵石粗砂夹沙质粘土
层,6米以下为砂岩层。地表水每年4—7月在地下l.8米处浮动。地下含水层为沙、砂砾石,其
厚度约在50—250米之间。
  受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在同一水文地质区内,水层深度、
水量、水质等亦有明显差异。场区东部、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队,尤其九、十队,
岩层厚,水层深,减井地质属凝灰砂岩、砂砾岩,含水层多在200米左右,为孔洞、裂隙水和
承压水,水量小。西部、南部和北部地下水源较为丰富。一般成井深度在100米左右,含水层
为沙、砂砾石,其深度为30至50米,单井出水量大于30立方米/小时。
  全场现有普通井17眼,机井l5眼,已发现并利用的山泉7个,其中四队南泉年出水量25.88
万立方米,十四队南泉年出水量l.02万立方米。
  全场地下水为低矿化度淡水,化学类型为炭酸钠型水。除东部含氟量高,水质差,不易处
理外,南、西、北部水质良好。矿化度在0.085克/升,盐与碱份含量均小于1毫米当量/升,
无色、无味、无嗅、透明,适用于人、畜饮用及锅炉用水和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