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草资源 本场草资源分布于非地带性植被的山地草旬和呵漫滩草甸。草原丰富,草质好,产量高,
潜力大,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也是其它野生动植物生存的重要场所。
全场草原总面积290,906亩,平均每人占有草场7亩。一般为季节性放牧地。每年5月中、
下旬至lO月上旬,是放牧季节,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现打现喂阶段,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冬
季储草之打草季节。
根据生产科、基建科对二队、八队、十三队3个草原类型、草资源评价的选样调查分析结
果是:
草原类型分析:
(一)沼泽土根茎禾草组:
1、小叶樟、修氏苔草、杂类草。以小叶樟为优势种,修氏苔草为亚优势种,地榆、虎尾
蓼、三棱草为伴生种,其它杂草混生其中。草层高74厘米左右。枝条多度:小叶樟224株,修
氏苔草308株。枝条高度:小叶樟l08厘米,修氏苔草70厘米。亩产1,459.8 斤。
2、小叶樟、灰麦莎草、杂类草。以小叶樟为优势种,灰麦莎草为亚势种,三棱草、泽芹
为伴生种,其它杂草混生其中。草层高85厘米左右。枝条多度:小叶樟220株,灰麦莎草l70株。
枝条高度:小叶樟109厘米,灰麦莎草83厘米。亩产1,208.9斤。
(二)沼泽土根茎莎草组:
三棱草、小叶樟、杂类草。以三棱草为优势种,小叶樟为亚势种,木贼为伴生种,其它杂
草混生其中。草层高40厘米左右。枝条多度:三棱草300株,小叶樟300株。枝条高度:三棱草
64厘米小叶樟53厘米。亩产742.2斤。
草资源评价:
(一)草场面积,产草量(注1)、载畜量(注2):
根据测产样方的试验和球积仪的计算,木场草原面积90,906亩,可利用面积77,269.9亩,
可产鲜草7,111万斤,平均亩产920 斤,载畜量19,480.9个羊单位(注3),每4亩地养1只羊。
如将鲜草折成干草,按30%计算,可产干草2,133万斤。
(二)不同草原与产量:
1、三等二级草原分布在二至四队、六至十二队和十五队等11个队的草场上,可利用面积
58,820.6亩,可产鲜草6,082.9万斤,平均亩产l,O34斤。
2、三等四级草原分布在五、十三、十四、十七队的草场上,可利用面积18,449.3亩,可
产鲜草l,027.6万斤,平均亩产557斤。
据调查,本场草原由于管理不当,放牧场压力过大,草资源程度不同的出现退化。场区三
等二级草原属于轻度退化,三等四级草原属于中度或重度退化,尤其是十三、十七队草场,出
现光板草甸。农、林、牧业争地,场外单位侵占,使本场草原由l964年的122,252亩,减少到
1985年的90,906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的利用措施:合理调整、规划剖二地,正确处理农林牧三者关系;建立合理的放牧制
度,实行划区轮放;提倡春烧荒,促进牧草生长、发育;加强管理,实行草原承包责任制;以
草定畜,控制草原载畜量。
在本场草原野生植物中,各种各样的药材,如:龙胆、桔梗、沙参、赤芍、柴胡、贝母等,
质地好,具有较高的采集、利用价值。
附:植物名录表
植 物 名 录 表 ( 注4 )
注:
l、产草量:亩产=样方鲜重克数×666.67÷500。
2、载畜量:可利用总产草量÷羊单位(3,650)。
3、羊单位:365×10=3,650,即一只羊一年的用草量。
4、本场野生植物约有三百余种。此表所载者仅系在二、八、十三队草原调查中发现之植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