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种子
第九节 种子
1968年以前,本场没有正规的种子繁育体系,生产上主栽作物品种靠串换或引进,引进后
的种子不经正规的良种繁育程序就应用于生产。
1968年开始逐步重视种子繁育工作。在六队建立了试验班,各生产队也同时建立了科研班,
从育种单位引进新品种,进行鉴定、繁殖、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个良种繁育体系,但生
产用种仍然表现为多、杂、乱。从l968至1975年,种植两年以上的品种有24个,主栽品种与搭
配品种无明显区别,品种混杂,种子质量不高。
1976年,本场建立了科研站,内设小麦组、大豆组、玉米组、植保组和栽培组。全场形成
了系统的良种繁育程序。至l981年,基本扭转了生产用种多、杂、乱的局面,每年都进行提纯
复壮、及时更新。这时的小麦主栽品种是克丰2号,搭配品种是73—402。大豆的品种是黑河3
号。
本场还先后四次去海南岛进行种子繁殖工作。l972年和l975年主要繁殖玉米种子,1976年
繁殖玉米和小麦,1980年繁殖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