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概述
第二节 概述
1950年有两个机耕队,使用机械全部为美国和苏联进口。当年开荒八千垧。当时种植作物
以小麦为主,其次为大豆。田间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
1956年,全场农用拖拉机已发展到“纳齐”206;“福特”1台;C—6康拜因8台;自走式
康拜因7台;各种牵引机具l49台(件)。金场有修理工6人。机务工人l20人。
1960年,第一台国产“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进场。1963年开始,进口拖拉机逐渐被淘汰,
全场链轨式拖拉机均为国产,只有少部分胶轮拖拉机、牵引式康拜因和部分农机具是进一口
的。l985年,全场机务工人694人,修理工人87人,农机技术员7人,其中助理工程师6人。由
于农机具转卖给各家庭农场,管理分散,各队原有机务副队长和机务统计均撤销。全场拥有履
带式拖拉机91台,胶轮拖拉机64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55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57台。主要农
机具733台(件)。农业机械化程度已达85%以上。
1981年4月,本场被农场总局评为“农机标准化农场”,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奖给沈阳产
132型汽车1台。全场l6个农业生产队,均实现了三库(农具库、零件库、油料库)、一场(农具场)、
一间(保养间)。经考核验收,全部实现农机管理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