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农机修造厂

第五节 农机修造厂



  大西江农场农机修造厂位于场部东侧。占地面积23,520平方米。现有职工90人。
  1956年以前的作业区时期,称谓修理组;农场成立后改建为修理所;1963年,改称为修理
厂。1969年组建兵团后,修理厂改名为修理连,内部劳动组织也随之改变为排、班编制。1977
年兵团撤销后,改称为修造厂。
  建厂初期,主要以农业机械修理为主,并制造少部分零配件。随着农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
农机具的增加,农机修理工作也随之加强。l957年,分修理、机加、锻工3个小组,另有2名发
电工。1958年,增设铸工、板金工、电工。
  1968年,设修理、车钳、冷加工、电工、板金、锻工等车间。1977年设装配、机加、电力、
工改、热加工5个主体车间,另设运输和仓库保管2个小组。
  1951至1956年,为统一混合修理小组,配备苏制“克斯151型”流动修理车l台和C615型车
床l台及部分简易修理设备;负责部分农机的高号保养与故障排除,基本上是手工作业,生产
条件较差,不能独立修理。
  1956至1958年,修理所成立后,设3个工组。修理技术有所提高。并且能搞一些零配件的
修配工作。1959至1963年,此时发展不快,能承担全场机车的高号保养及换缸、换顶等工作,
虽然购进一些机械设备,由于技术人员少等原因,修理质量较差。1964至1970年,是修理设备
购置最多的阶段,由于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增加,使修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承担全场
机车的大修任务和日常的小修与高号保养。年修车量也不断增加。1970至1985年,由单一修理
改为又修又造的多种经营工厂。各种机加设备不断调入,不但能加工一些零配件供给修理车间
使用,而且能制造一些农业生产需要的小型机械,同时能够承担全场各种车辆的大修任务。由
于新技术的引进,工人业校的学习以及开展技术考试等活动,修理水平不断提高;机车返修率
在5%左右,基本达到总局对修理车间的要求。1956至1985年,修造厂修复、仿制、自制各种
设备及零配件34项。应用于生产后,效果良好。个别零配件销售到九三农管局供应站。
农机修造厂编制图


农机修造厂基本情况(一)


农机修造厂基本情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