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驻场机构第一节 银行 一、组织机构沿草:
1956年,中国人民银行驻九三办事处在本场建立储蓄所,只有1名工作人员。1960年8月,
工作人员增加至2人。
1963年,全国自上而下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嫩江县支行从县人民银行划分出来,大西江储
蓄所便归嫩江县农业银行所管辖。
1965年,由于机构精简,嫩江县农行撤销,大西江储蓄所回归嫩江县银行所管辖。
随着农场的生产发展及经济活动的增加,l966年嫩江县人民银行决定将大西江储蓄所扩建
为营业所,扩大了营业项目,可办理信贷、储蓄、结算、现金。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嫩江县支行成立。1981年1月1日,人、农两行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
正式分开。农场所、农村所及信用合作社全部划归农行管理,大西江营业所亦随同归属,直至
l985年。
二、工作概况:
1、农业信贷:
贷款主要解决农场在执行年度生产财务计划过程中,由于季节性的关系,购买原材料以及
各项生产费用需要超定额而出现暂时的资金不足。1978年,发放农业贷款l37万元,1983年,
发放农业贷款343.9万元,比1978年增加1.51倍。
1978年,发放农业商业贷款二万元。l983年比l978年增加了l倍,发放农业商业贷款六万
元,解决了场办商业在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合理资金的需要。
随着农场生产建设的发展,大西江营业所积极开展信贷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营农场信贷
的方针、政策,合理地运用了信贷资金。l978至1985年,累计发放二千多万元的贷款,对发展
农场的生产,加速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储蓄:
开展储蓄工作,是国家通过储蓄的方式,吸收人民群众的闲散资金,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不
可缺少的资金来源之一。
大西江储蓄所建立以来,历年均完成了上级银行交给的储蓄任务。建所初期,业务量较小。
1956至1960年间,主要开展了活期储蓄、活期有奖储蓄、定期有奖和定期有奖实物储蓄。l961
年以后,取消了有奖储蓄,增加了零存整取和零存零取小额储蓄。1983年起,营业所增设了
储蓄专柜,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1977年,全场有存款户数2,965户(人),储蓄余额为360,000元,l980年增加到5,169户(人),
余额为906,000元,人均储蓄70.50元。l985年储蓄余额为l86.1万元,人均储蓄151.83元。
在储蓄工作中,实行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随着农
场生产的发展,职工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储蓄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此,本场储蓄事业发
展的很快。
1978——1985年贷款发放情况表 单位:元
1977——1985年储蓄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