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婚丧喜庆

第二节 婚丧喜庆




  一、婚姻
  男女青年以本场内订婚者为最多,与外场者次之,经亲友从外省、县介绍者较少。男到女
家落户,寡妇改嫁逐为正常。
  婚姻自由。多为男女青年相识后找人介绍结合,也有先经介绍相识,相处一个阶段再订婚
的。很少有买卖或包办现象。
  订婚,俗称会亲家,仪式郑重。恋爱关系基本确定,多是先在男方家,后在女方家设一桌
或几桌比较体面的宴席,双方父母、介绍人,有的还邀请单位领导或较密切的亲友、长辈参加。
酒饭之后,说明这桩婚事已被公认。席间,男方赠给女方九十九元、一百九十九元钱(有的
更多),叫做订婚钱。另买几件衣服(料)或手表等物品。似沿袭古代赠送信物之例。赠送的数
量由双方意愿、经济条件和当时当地之习惯而定。
  订婚后结婚前之相处阶段为热恋时期,不受法律保护。这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
男女青年频繁接触,谈情说爱,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结婚登记。经过热恋,双方感情、经济等诸方面条件成熟,即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结婚登
记手续。兵团组建前,农场职工结婚登记到九三乡办理,兵团期间由团组织股代办,兵团撤销
后由场公安分局代办,1982年后由场办公室代办。一经结婚登记,便确定了夫妻关系,并受到
法律保护。
  结婚方式。按照民间习惯,登记之后,还要选择“良日”举行相应的婚礼。建场初期青年
结婚,根据农场的经济条件、个人生活水平和当地的风俗,勤俭持家的风气甚浓,大操大办者
很少,但不失大方,婚礼简便而热闹。一般花费几十元乃至百来元钱足也。近些年结婚销费普
遍增高,并出现以下几种方式:
  1、选择节假日结婚,举行简单仪式。多是由男方单位出一台或几台车辆将女方接到男方
家。新娘要由其兄妹或姐弟及亲属相陪,另有单位或邻里青年男女若干作宾伴送,陪送人统称
为“娘家客”。
  婚礼都在上午举行。有的在自家院内,有的在单位会议室设礼堂。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充当
证婚人。媒人为介绍人,男女家长为主婚人,依次在礼堂正面就座。新郎新娘戴红花,在男女
青年宾相簇拥下走入礼堂,并立于证婚人等前面。青年朋友们向他们抛撒彩色纸条、纸片表示
祝贺。之后,司议宣布婚礼开始,首先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郎新娘交换纪念品,多用手表、
首钸之类,接着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讲话,来宾代表致祝词,新郎新娘致答词,并向证婚
人、介绍人、主婚人、来宾行三鞠躬。最后新郎新娘互相行三鞠躬礼。此时有的年轻人提出要
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的,也有要求新郎新娘啃梨的,热闹一番之后,结婚仪式结束。
  此日,男方家除以糖果、香烟、茶水、瓜籽物品待客外,还要以相当丰盛的酒莱招待所有
宾客。来自男方的宾客,有的与娘家客同时进餐,有的待娘家客走后入席。宴间新郎新娘逐一
向来宾敬酒、点烟,宾客当即表示祝贺。夜间少有闹洞房的。
  2、旅行结婚。费用是由男女本人或其家长提供,常以男方为多。新郎新娘身着新颖、整
洁的服装,带上宽裕的费用,远到广州、上海,近到北京、天津或哈尔滨、齐齐哈尔,游观名
胜,欢度密月。顺便购买些衣物或婚后生活用品,实为一举数得。
  3、集体婚礼。1982年5月4日,场团委为全场4对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这种结婚形式节
俭,更富有文明意义。
  每一对青年结婚,亲朋好友都自愿集资给他们买一件或几件纪念品,或者赠送十元、二十
元多至上百元现金,以表示对他们新婚的祝贺和资助。
  二、丧葬
  农场的丧葬仪式视死者的年龄、职务等情况而定,至今大都沿用土葬法,火葬者尚少。单
位干部、职工、邻里、朋友都主动帮忙,故有“红白事不是一家办”之说。
  干部、有名望的入土或因公死亡的职工死后,由单位举办追悼会,单位、亲属、生前好友
送花圈。
  对较年轻的死亡者,一般不大操办,停放l——3日即埋葬。家庭办丧略带迷信色彩。如烧
纸、放供品等。
  年高且子孙多者死后,丧事比较讲究。临死前洗净手脸,穿好寿衣。死后将尸体停放在木
板上,头前放香炉、油灯、供品及丧盆(烧纸用)。全家人戴孝(扎青布于胳膊)。亲朋闻讯前来
吊祭,有拿纸的,有拿钱的,近几年也有送花圈的,以示哀悼和资助。停尸半日或一日,即行
入殓。棺材内用纸裱糊,铺放褥子、枕头。入殓时用布幔遮天,不使日光直照尸体,由孝子(
一般是长子)捧头,其他家族亲友抬两侧,将尸体放入棺内。棺头正中写×××之灵,右边写
逝世时间,左边写享年多少等字样。从入殓到出殡,根据不同情况如等待亲人到场、气候条件
等,可停放三、五、七天不等。这期间子女轮流守棺,早、午、晚烧纸、叩首、哭泣。
  出殡前开光、盖棺。孝子用棉花沾烧酒,擦洗死者耳、目、口、鼻、手、脚,谓之开光。
大意是祝愿死者心明眼亮,不失方
  向。此时亲属及友人最后一次瞻仰遗容,即行盖棺杀扣(钉死棺盖),摔丧盆烧纸张,男女
老少痛哭不已,亲友默哀,人心肃穆。主事人高喊“动手”,众男子立即行动,前吆后喝,将
棺材抬上灵车。多是男子随车送到坟地,女子啼哭稍送便回。
  坟墓一般选择在不影响耕作、农田建设的向阳、干燥的山坡。坟穴是南北长方,死者头北
脚南放入墓中,然后堆土成坟。接着孝子或亲友递烟递酒,凡在场者都要喝一口白酒。此意是
感谢?是压惊?是解毒?未得深考。
  回来后,殡属备莱饭,款待参加殡仪人员,以示感谢。
  葬后第三天,子女亲属到坟地烧纸、修理坟墓,俗称“圆坟”。以后,七、三七、五七、
七七天,一周年、三周年举行祭祀。 .
  三、喜庆
  满月:妇女生小孩之当月,俗称“猫月子”,亦叫“坐月子”。亲属邻里,男朋女友赠送
营养物品,谓之“下奶”。以鸡蛋、红糖为最普遍。满月时还有赠送首钸、衣物的。主人设宴
待客。
  乔迁:干部、职工由原住处往新住处搬迁,亲朋邻里主动帮忙。安居完毕,主人设宴招待
亲朋邻里,客人欣然应请,意祝一切顺,邻里和睦。
  祝寿:一般年轻人不搞,有之也不过在家中改善一下饭莱,以示欢快。老人寿辰,由子女
操办,置酒菜,吃寿面,兼许有亲友作陪。场面阔而不大,气氛欢而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