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连 张志连,1926年11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张台子村。l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技术
员、队长、农业技师等职。会日语。
张志连8岁就读于辽阳市初级小学校,13岁入辽阳市市立税课司国民优级学校,l5岁入伪
奉天慈育职业中学校,17岁入伪奉天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八一五”光复前,先就读于伪新
京师道大学,接着转入伪新京东方医学院外科。光复后,入东方医科大学辅习班。翌年,入伪
教育部东北临时大学辅习班,后入伪国立长春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他虽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但他确是一位勤奋好学,求实爱国的知识分子。
1946年1月,张志连因盲目的爱国热情,受国民党的煽动和欺骗,参加了长春各大学组织
的入关请愿团,到北京示威游行,张贴标语,向国民党东北行营署请愿:要求苏联军队撤出东
北,要求复课。1948年9月,学校迁至北京和天津两地。东北解放后,国民党政府南逃,企图
把各大学的学生带到台湾,一部分学生已去,张志连没有忘记祖国,毅然留了下来。在天津和
北京解放后,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接回沈阳农学院,参加了政治训练班,接受了中国共产
党的教育,其思想开始了根本性的转变,认识了共产党的正确和伟大,“愿意接受党的领导,
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从此,他开始走向了新的生活。
1949年5月,由沈阳农学院介绍,参加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组织的机械农场选地工作,
来到讷河、嫩江地区进行荒原普查,并任小队长。同年8月,着手筹建八一五农场时任农业
技术员。l953年,任九三机械农场第一作业区一队队长。翌年,任场农务室技术员。1956年晋
升为农业技师。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工作。
张志连勤学实干的精神,受到了党的充分信任。1952年,他参加了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举
办的训练班。1955年,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作物栽培技术讲习班。理论的学习和生产
的实践,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他俭朴踏实的工作作风,是全场干部、职工所公认的。他常
说:“干我们这行的就得往地里走,不能溜边。”大西江农场的每一个地号,他都跑了无数遍,
观查状况、采集标本,亲自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制订生产技术措施。为使基层干部更多的
掌握生产技术,经常举办学习班,他亲自讲课,还经常到生产队夜校上课,组织推广农业新技
术。
1961年,大西江农场刚刚试行小麦割晒收获,当时习惯于联合收割的农场职工,很难接受
此项新技术。张志连做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宣传工作,承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他
没有半句怨言。最后,被实践证明:割晒后拾禾确是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翌年,便在全场广
泛推广至今。
1967午,张志连在青海省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燕麦草生物学特性及耕作上防除》
的论文,对防除燕麦草做出了科学而有远见的论述,得到与会同志的重视。在国营农场的生
产中,被逐渐推广和运用。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特长,为农场的发展和建设
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多年里,他呕心沥血,苦心钻研农业技术,先后制订、引进和推广了多项
农业新技术。如钼酸铵拌种;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杀菌剂、杀虫剂的应用与推广;小麦割晒、
分段收获方法;七区、十一区轮作制的推广;燕麦草的综合防治;航空灭草、灭虫等。他亲自
主持并推广的2·4——D灭草新技术,获九三局引进技术奖。
张志连安心农场建设,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已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把全
部精力献给了农垦事业。l968年9月,因病近世于沈阳市,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