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政治思想上的空前统一

第二节 政治思想上的空前统一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国家进
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这时起,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批判江青反革命
集团的斗争中,揭批他们的罪行,肃清他们的反革命流毒和影响,各项事业恢复了新的生机。
农场在开展“揭批查”运动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过程中,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
论,平反冤、假、错案,加强了党的建设,利用极为有利的政治形势,积极奋发的工作,批“
四害”治内伤,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空前统一,保证了党.的工作着重点的顺利转移。
  一、思想认识上徘徊阶段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全场广大职
工和家属、学生无不欢欣称快,热烈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和拥护新的党中央领导。按照党中央、
省委和总局的部署,全场迅速掀起了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从1976年11月开始,揭发批判“四人帮”“三搞一篡”,即搞修正主义、搞分裂、
搞阴谋诡计,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罪行;第二个阶段是从1977年5月开始,揭批“四人帮”
的反革命罪恶历史;第三个阶段从1977年12月开始,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极“左”路线,
联系实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揭批过程中,采取上挂下联的方法,结合单位和个人的实
际,认真开展三大讲,即大讲“四人帮”横行时党受其害、国受其害、身受其害的深仇大恨;
大讲同“四人帮”。针锋相对作斗争的经历;大讲同“四人帮”斗争的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清
查与“四人帮”有牵联的人和事。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四人帮”利用“文化大革命”进行大量的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对
他们的反革命阴谋和手段,看得清,认识快,义愤大,但对党内继续存在的“左”倾思想,却
没有认真的注意和对待。
  1977年3月25日,大西江农场召开了有五百多人参加的农业学大寨会议,继续贯彻大寨大
批促大干的经验,继续推行“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错误理论;在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
会议的影响下,决心一年实现“大寨场”,提出了“紧跟领袖华主席,改造山、河志不移,一
年建成大寨场,西江大地展红旗”的战斗口号;总结1976年经济工作的成绩是大批修正主义批
出来的。同年5月,场党委颁发了《关于改进千部作风和加强辅导班子革命化建设的十项决定》,
在《决定》中,仍然强调“大批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要做到党外批党内也批,下边批上边
也批,点上批面上也批”,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
  1977年8月召开了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十一大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大西江农
场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在连续亏损的基础上l977年经营减亏到2,060元;l978年又出现了粮豆
平均单产300斤,总产6,041万斤,上缴粮豆4,151万斤,商品率68.7%,占全省国营农场第
一位,每个农工创造产值4,327元,全场经营利润94.9万元的好成果。这些成果说明:广大干
部、职工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迸发出了极大的革命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积极性的思
想基础是脆弱的,它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相距甚远,“左"倾思想继续束缚着人们的
手脚,不能使农场事业持久地、稳步地向前发展。“左”倾思想继续存在的原因是:十年内乱
造成的思想上政治上的大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再加上“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
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影响,使“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未能及时纠正,反而加以肯定。
  十一大文件中继续沿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以“抓纲治国”为战略决策,以
及在经济工作中求成过急的“左”倾思想,势必要影响生产力的发展。1977年“农业学大寨”
运动继续被推向高潮。同年秋,大西江农场组织了各队队长和部分机关干部三十余人去大寨参
观,学习大寨人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促大干的精神,在“农场要大跃进”、“三年大见成效”
的口号影响下,场党委主持制订了l978至1985午7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在总结过去存在的
问题时,仍认为主要原因是“三两”(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没有抓好;在确定
指导思想时,认为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
命”;对各项生产指标提出了就当时生产水平和经济力量来说无法实现的高指标。如,规划提
出1980年实现小麦亩产400斤,大豆亩产300斤,粮豆总产7,824万斤,上缴粮豆4,660万斤,
粮豆双超纲要,总产值在197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实际上l980年小麦亩产297.4斤,大豆亩产
193斤,粮豆总产5,415.3万斤。这种求成过急的“左”倾思想错误,脱离了客观实际,不仅不
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从粉碎“四人帮”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党内的“左”倾思
想继续存在,特别对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场悲剧的根本.理论,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
革命”的理论,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果断的否定,在极为有利的政治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认识并
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出现了徘徊前进的局面。
  二、贯彻三中全会决议,明确重点转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
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
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
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为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场党委于1979年1月15日至20日召开了由全体党员和非党干部
六百余人参加的大会,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这次会议,采取了集中传达,分散讨论
的方法,着重解决4个问题;即学习掌握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上、组织上如何适
应重点转移;讨论、研究当年生产稳得住、上得去的任务和措施;明确如何增强党性问题。党
委要求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做到在思想上跟上转移,工作上落实转移,组织上保证转移,作风
上适应转移。
  这次会议之后,结合“一批两打三整顿”(即把揭批“四人帮”的运动搞深搞透,坚决打
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投机捣把、贪污盗窃等资本主义势力,把国营农场的领导班子、
职工队伍和企业管理整顿好,简称“双打”)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场上下掀起了学
习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三中全会决议的高潮。
  “双打”运动从1978年11月开始,到1979年5月结束,场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运动
办公室,举办了由连队、场直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和职工、家属骨干共一百多人参加的轮训班,
召开了有线广播大会,广泛发动群众,大兜底、大清查、大检举、大揭发与林彪、“四人帮”
有牵联的人和事,打击了各种歪风邪气,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与“双打”运动同时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和右派、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
子)摘帽以及地(主)、富(农)子女改变成份工作。到1979年6月,共审查了冤假错误279起,其
中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195人,内有干部47人,职工l71人;右派改正和摘帽12人;四类分子摘
帽和改正l2人;改变地、富子女成份的1,160人。政策落实了,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促
进了安定团结。
  1979年11月中旬,场党委召开了理论问题学习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支部书记和机关干
部一百多人,历时l2天时间,学习了叶剑英副主席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三中全会、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以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学习了省
委和总局领导人的讲话,阅读了有关文章,就真理标准问题、阶级斗争和主要矛盾等理论问题,
联系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两个凡是”的观点对农场的影响,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通过学习讨论,端正了思想,加深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大意义的认识,分清了是非,
为执行政治路线奠定了基础。会后在全场各单位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全场广大
党员、干部、群众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清了“两个凡是”观点的实质,划清
了真、假、“高举”的界限;进一步明确了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的转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中
解放出来,坚定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信心;分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界限,认清了执行党的经
济政策的重要性,提高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从此,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认识进一
步明确。
  三、加强党的建设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影响,党内出现了思想、作风和组织严重不纯的现象,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抛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减弱,党在人民群
众中的威信降低。针对这种状况,场党委自1977到1985年狠抓了党的整顿和建设工作,保证了
党的工作着重点的顺利转移。
  1977年秋、冬两季,结合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开展了整党整风工作,举办
了4次党员轮训班,使党员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路线、方针、政策,懂得了党规党法和
党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78至1979年,对党员进行了形势、任务和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等专题党课教育。
对个别违犯党纪的党员进行了处理。通过学习和整顿,党内“三不纯”的问题基本解决。据
1979年末调查,全场一类党支部由原来的3个上升到9个,占全场党支部总数的25%,二类支部
24个,占67%,三类支部由6个下降为3个,占8%。这两年共发展新党员99名,党员队伍得到扩
大。
  1979年7月29日至30日,召开了大西江农场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场各条战线的188
人代表着550名党员参加了会议。这次代表大会,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总结党的工作和生
产建设的经验;选举和产生了中共大西江农场第六届委员会,蒋春林当选为书记;动员和号召
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工作上把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
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
  1980至1985年,场党委继续抓了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和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抓了以
“三会一课”(即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为核心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建立健全
工作。党员干部坚持过组织生活,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交心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团
结,提高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形成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