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概况


1984年改革之前农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1985年至1993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产品经济,
并逐步向产品(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其改革过程:1985年至
1990年,重点是土地经营方式和农场体制的改革。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贯彻
中央精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的同时,开始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农场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过程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
针,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以资本为纽带,
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产权出售等形式,形成企业优胜劣汰
的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推进农
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在完善分配方式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
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取缔非法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人民生活不
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