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种子

第七节 种子



一、概况
  为适应现代化农业和科学种田的需要,农场于1987年初建立种子公司,下设四个站:科研
站、种子加工站、原种站(原六队)和气象站。公司拥有土地6615亩(其中有415亩试验地),有
东方红一54、75拖拉机4台、农机具4套、2台东风收获机、2台上海50胶轮车,2000平方米水泥
晒场,163名职工。主要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精选加工良种,引进、试验、鉴定、繁殖、
推广新品种,生产、供应原种,应用新技术示范,指导生产实践。
  1993年1月,科研站、原种站、气象站与种子公司分离,由农场管理。1997年,科研站、
原种站再次归属种子公司。
  种子公司建有现代化种子加工厂和烘干设施,除加工种子,可烘干大水分小麦,以抵御涝
灾造成的损失,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二、发展建设
  1985年12月筹建良种站,购进2.5型重力选种机3台,调配苏式窝选机和上海产1.0重力选
种机4台,安装种子加工线,于1986年试生产了部分良种。
  1987年为建设垦区商品粮基地,适应现代农业对种子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产业
化和统一供种的要求,组建了种子公司。根据农场扩大甜菜、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
的需要,公司组织购进西德产玉米和甜菜包衣良种供应给各生产队,产量突破农场历史:玉米
亩产800~1000斤,甜菜垧产30吨以上,个别队高达40余吨。
  农场种子精选加工线,经过多次设计、改造开始正常运转。当年选种1800吨,达到了清洁
率99.7%,纯净度99.5%,发芽率95%标准和原粮出种率不超65%的要求。
  1987年,农场还投资130万元建立一座日处理小麦250吨的现代化粮食处理中心,一期工程
主体烘干仓于5月动工,8月下旬,斯托摩一嫩江一5型主体仓安装完毕,当年试运转为四队、
八队烘干小麦800余吨。二期基础土建工程于1988年5月10日动工,设备安装工程于7月4日开始,
由公司经理王双成、种子站长王振忠组织一支16人的安装队,历时40天的艰苦奋战,于8月14
日完成了两座500吨、一座300吨的储备仓、4台提升机、6台皮袋机、1个卸粮坑、2台清粮机
安装调试任务。为农场节约安装工时费、咨询指导费5万余元,被评为垦区优秀工程和科技推
广项目,并投入生产。
  1989年,种子公司南繁后稀植培育小麦838良种37吨,售后创收37万元,同时销往外省889
大豆种50吨,使农场的种子首次进人市场,为后期种子销售开辟了道路。
  为使农场麦、豆品种能跟上市场要求,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种子公司先后通过克山、九三
科研所、省科学院引进、繁殖、鉴定、推广小麦良种新克旱9号、克旱14号、克丰6号、龙丰12、
垦九3号、4号、九三3u90、3u92、龙福918一569、83199等;引进繁育、鉴定、推广的大豆有
黑河4、5、7、9号,九丰3、4、5、7号和北丰6、7、11、13号等品种,满足了更新换代的需要。
  1997年,农场投资544万元建立一座年处理加工5000吨麦种的大型种子加工厂,4月18日奠
基,由嫩江农机厂施工安装,8月1日通过验收投人生产。这个有立筒仓10座,储量4000吨的种
子加工厂,既可精选加工种子,又可烘干处理商品粮。可实施种子烘干精选,消毒拌药、种子
包衣、自动检斤、定量包装一条龙作业,当年建设,当年投资受益。
  2000年,种子公司有固定资产825万元,总产值170万元,上交利润42万元,被评为九三分
局文明单位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