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事工作
第三节 人事工作
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合理配备领导班子,建立了精干、结构合理、素质提高的干部队伍。
1987年改变了干部单一任命制的模式,机关、基层行政一把手实行聘任制。1993年推行了
全员聘用制。1996年以后科级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录用”,“竞争上岗”、“尾数下岗”
等制度全面实行。1996年改变了领导班子、干部的管理办法,实行了“能人战略”、“渠道战
略”及提高干部素质工程。1999年,农场制订了《干部动态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
对干部的动态管理。并且探索制订了贡献、绩效挂钩的分配政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
了班子结构,精干了人员,逐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干部总数由1988年的662人减至2000
年的502人,其中,34岁以下干部288名,占在岗干部总数54%。场直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干部平
均年龄为38.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9.5%,基层生产队干部由1982年的133人减为93人。
二、人才队伍管理和职称申报工作
农场专业技术队伍的规范管理从1983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于1987年
试点,1988年后全面展开,每年申报、考核一次。到2000年全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766人,
分布于10个系列、23个专业,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30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70人,初级专业技
术职称466人。针对职称申报考核晋升的福利型、形式化,职务与能力不相符,难以发挥激励
作用等问题,1995年以后,采取对专业技术人员“双考”和评聘分开的措施,通过分流、下岗、
内退、退休等办法,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在岗人数下降到403人。1992年以后,农场开始大量接
收大中专毕业生,到2000 年共接收162人,充实和改善了专业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