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人民武装

第五节 人民武装



一、概况
  1986年,农场人民武装部编制8人,设部长1人,干事2人,弹药库警卫5人。隶属于农场党
委及九三管局人民武装部。
  1988年,编制2人,1名部长、1名干事。弹药库上交管局武装部,警卫撤编。
  1995年,武装部与团委合署办公,设部长1人、副部长1人、干事兼团委书记1人。
  1997年,农场机关成立政工部,武装部为其中一部门,设部长兼司法办主任1人。
  人武部中心任务是:建设民兵组织,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搞好民兵登记和年度征兵
工作;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
  二、民兵组织
  1986年9月,为全面加强民兵组织建设,提高民兵组织的战斗力和生产力,使民兵组织建
设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1985]22号文件精神及上级军事部门的
部署,对全场民兵组织进行调整,将大西江农场民兵营改编为基干民兵营,编制290人。保留
民兵游击大队、民兵游击队和民兵游击炮队的编制。全场总编21个混编民兵连,有普通民兵700
人。
  1989年8月,贯彻“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本着利于领导
利于开展活动、利于执行任务的原则调整民兵组织。基干民兵压缩70人,调整后编制为民兵连
21个,基干排21个,在编民兵1030人,其中基干民兵220人,普通民兵810人。
  1994年4月,根据九垦局发[1994]15号文件精神,结合农场民兵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一次
全面的组织整顿:成立基于民兵二营,有民兵229人,其中党员21人、团员107人、群众101人、
退伍军人14人,经过训练的36人,使民兵组织趋于精干,更富有战斗力。
  1998年,根据总局军事部及分局人武部指示精神,取消基干民兵营编制,新编“八二”迫
击炮连,连部设在农场“人武部”,有基干民兵61人。其他18周岁至35周岁的人员编人普通民
兵营,全员618人,其中退伍军人6人,经过训练的34人。
  1999年4月,按照黑垦局发[1998]39号文件精神,以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对口
专业技术分队为重点实施民兵整组工作,整编“八二”迫击炮连一个,有基干民兵61人;应急
分队一个排,编制38人(基干民兵),以发挥民兵战备执勤、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建
设的突击队作用。
  三、军事训练
  民兵的军事训练主要是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以适应生产建设、社会治安和战备的需
要。进入90年代,军事训练活动较多,内容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同。训练方式为小型、集中和
就地、分散相结合,一般以全局集中训练为主。
  1990年,农场基干民兵22人参加管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步枪和“八二”迫击炮训练。
  1991年,农场民兵训练代表队48人参加管局第五届军事会操赛,其中民兵43人、农场领导
1人、专武干部2人、民兵干部2人,历时54天完成了108学时的赛前训练内容。比赛中西江民兵
方队获军事会操表演项目优秀奖。比武项目总分711.5分,在全局20个代表队中名列第五,其
中冲锋枪精度射击获第一名,“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射击第一名,“五四”式手枪精度射击团
体总分第三名,三公里越野赛跑团体第四名,党委书记张保林获场领导组“五六”式半自动步
枪精度射击第三名,屈明星获“专武干部”组“五四”式手枪精度射击第一名和“五六”式半
自动步枪分解、结合第一名,初祥波获民兵干部“五六”式冲锋枪精度射击第三名,西江民兵
代表队被评为精神文明代表队。
  1992年5月,人武部组织20名基干民兵进行为期20天的规范化就地训练,完成了队列、射
击、投弹、爆破、战术等项共同科目的训练任务,整体成绩良好,有6人达优秀。
  1994年4月,在农场第八届田径运动会上,以民兵军事会操比武形式完成军事训练任务。
比武项目:场领导“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五四”式手枪精度射击;民兵“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分解、结合;三公里武装越野、单兵战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射击、对气球
射击、对钢板靶射击等,以提高民兵的军事素质,推动民兵工作的“三落实”。
  1995年6月,15名民兵参加管局第六届军事会操,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名民兵参加就地
军事训练,历时20天,经管局人武部考核验收参训人员全部达优秀成绩。
  1998年,17名基干民兵参加总局军事部赋予的“/\--”迫击炮就地训练任务,结束时经
总局军事部考核,成绩优秀,受到全局通报表彰。
  四、兵役工作
  1986年至2000年,农场向部队输送优秀兵员15批85人,无一人退兵。其中有6人留部队任
职提干,有4人立功,3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征兵工作每年一次,有时春季,有时冬季。征兵前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由各单位推荐
兵员,农场组织初检,分局终检,最后由接兵部队抽检。合格人员由接兵部队及农场武装部一
同进行家访,之后,由农场党委及武装部择优选送。
  1986年始,按照预备役要求,对全场退伍军人进行登记。时有61名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的
退伍军人依法服预备兵役,其中技术兵37人,普通兵39人,接收外地转来退伍军人4人。
  五、民兵科技活动
  武装部贯彻上级军事部门“以劳养武”和发挥民兵生产骨干作用精神,开展了民兵科技活
动,各民兵连普遍成立了“民兵之家”(活动室),利用农闲时间读书看报,开展学科学、用科
学、民兵“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武装部协调农场及基层
单位,扶持民兵发挥特长兴办各种行业。至1990年,全场涌现了一大批各类专业户,被九三分
局表彰的民兵科技示范户有:白瓜籽、红小豆示范户赵文革;奶牛养殖户傅高峰;木耳养殖户
张银祥;养鱼专业户薛胜国;食用菌(白蘑)栽培专业户亓振金。其中傅高峰被授予“民兵能手”
称号,亓振金被授予“民兵学科学标兵”称号,成为全局民兵学习的榜样。
   农场1986~2000年入伍、转业退伍军人统计表
表3—8
000009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