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节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自1986年,农场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主管理体系和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一个规范、
两个基础、三级管理、四个渠道、五个坚持的基本框架模式,即不断完善民主管理规范;不断
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序化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农场、科队、车间班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
不断疏通职工代表与场长协商座谈、场领导轮流实行接待职工群众周;科队级工会主席反馈职
工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民主建议箱渠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科队级单位每年召开两次
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实行职代会及职工民主管理大会筹备情况汇报审批制度;企业的重大决策
由职代会、民主管理大会审议通过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在改革和实践中,民主管理
和监督制度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1987年制定了《联户农场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制度》和《联户农场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实施细
则》。全场33个联户家庭农场都建立了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制度。在3月10日召开的“双代会”
(会员、职工代表)上,还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即在职代会
闭幕期间,凡农场重大决策,须经场民主管理委员会或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通过后方可实
施。同时在全场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四优”活动。
是年,管局工会还在农场十三队进行直接由工会会员选举工会主席的试点。采取“大民主”
的方式,不带框子、不定调子,通过“海选、筛选、精选”,在会员中直接选出队工会主席。
张元生以绝对多数票当选。
在全场企业民主管理制“四化”活动中,1988年3月9日场工会表彰了企业民主管理优秀职
工代表贺茂培、杨秀珍、顾龙生、张厚昌;优秀工会主席李胜林、任孝坎、李才;优秀队长胡
克胜、苗玉升、亓振礼;优秀党支部书记历保树、王守信、张永清。
1989年实行民主选举工会小组长、科队级工会主席、农场工会主席、联户农场场长和农场
场长。1月19日在九三管局工会主持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齐惠忠当选农场场长;4月3日在
场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史志臣当选为场工会主席。
为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作用,体现职工群众的民主意志和民主权利,1991年3月31日召开的
场六届一次职代会,于1月下旬将大会审议的《大西江农场工作报告》、《提案解答报告》、
《大西江农场“八五”规划和2002年设想》、《大西江农场小城镇规划》四个报告文稿,提前
两个月发到基层单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体现了农场民主管理企业的诚意,并形成制度坚持
下来。
1993年,随着农场机构改革,多数科队级工会主席由党支部书记兼任,致使少数工会民主
监督作用不十分明显,工会工作出现程度不同的停滞现象。但从党建上,农场却加强了民主与
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民主生活制度和程序,使民主管理活动进入新的阶段。
1999年10月19日场党委下发了西发[1999]3号《关于印发实行场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