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扶贫济困
第六节 扶贫济困
农场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和扶贫工作由工会承办。从1986年至2000年,共发放困难补助金
516250元,扶贫贷款累计239万元。对缓解职工生活困难、脱贫致富及社会的安定都起到了良
好作用。
为使用好困难补助及扶贫贷款两项资金,工会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使资金使用做到公正合理。1987年筹措扶贫资金25万元。工会经过调查研究共贷款103户,购
进奶牛116头、黄牛9头、绵羊28只。此次扶贫贷款使用得当,效果明显。场工会还以《不断探
索,努力做好扶贫工作》为题,参加了1987年全国农林工会家庭农场工会工作研讨会,时任工
会主席曹英杰出席了这次会议。
1995年,为落实总局“9513”滚动扶贫贷款,场工会经调查决定:用总局贷款7万元,职
工自筹7万元,农场配套资金20万元,外购小尾寒羊288只,以实物(羊)贷给24个贫困户。这种
贷款方式,既落实了贷款任务,又为贫困职工解决了脱贫生产项目。
1997年,农场增加了“优惠政策种扶贫地”,党员、干部包户开展扶贫工作。1998年春节,
农场筹资10万元慰问了全场370个贫困户,同时出台了“321”扶贫工程,即场长书记包扶3个、
副场级领导包扶2个、一般干部包扶1个贫困户;划拨土地9335亩,由工会组织各单位为贫困户
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白瓜籽。因旱涝灾害,白瓜籽种植未成功。
1999年,由于农业连年遭灾欠收及粮价下跌,职工失去了种地信心。在此情况下农场出台
了“3321”减负工程,即“三下调”:下调大豆任务粮标准为1500公斤/垧(比1996年降160公
斤);下调土地上打租金:三类地1800元_/垧,二类地1900元/垧,一类地2000元/垧,生产费
用全部下打(秋后以产品交付);下调队管费,平均不超过200元/垧。“三继续”:继续执行农
业成本逆控,继续以保护价收购粮食,继续实施“321”扶贫工程:全场各级干部结穷亲戚286
户,垫付生产资金28.6万元。“两免”:经济田免收平、议价差,租赁田免收资金占用费。
“一补”:为租赁田亏损户补亏。1999年农场用于1998年农业欠收补亏1956万元,其中委托田
100%补亏502万元。另外还出台两项配套优惠政策:一是生产队的特困户,凡租种3垧以上经济
作物者,预交400元/垧即可种地;二是对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挂账的,实行还一半免一半的政
策。是年,农场还出资10万元为104名中小学特困生助学,林木育苗扶贫100户。
2000年的扶贫济困思路是“五降、两免、一继续、一补贴、一保护”。“五降”:降低生
产队上缴利润(为35元/亩);降低土地上打租金(一、二、三类地每垧分别交1500、1400、1300
元即可租种);降低成本(小麦为3435.52元/垧,大豆为3478.89元/垧);降低机关事业单位费
用及经费拨款5个百分点;降低机关、企业单位、生产队管理人员年薪。“两免”:免收市场
田平议价差、风险金及荒芜抵押金;田间管理不善造成经营亏损的单位(自然因素除外),领导
班子就地免职。“一继续”:继续实行“321”扶贫工程,不脱贫不脱钩。“一补贴”:按农
场要求种管土地,2000年继续租种者,1999年亏损农场全额补贴(2000年为1999年补亏900余万
元)。“一保护”:农场以保护价收购任务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