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共青团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广大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
教育,提高使命认识,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教育活动,根据形势、任务和青年的特点,采取做报告、上政治课、培训、文字教育、形
象教育、文化活动、竞赛活动、科技活动等方式方法,施教于情,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循序
渐进。
一、“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教育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之后,党中央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对全
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加强理想和纪律教育,加强“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教育。
按上级团委和农场党委要求,农场团委在全场青年中开展了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
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四有”教育。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和李鹏等领导讲话,观看了
政治风波录像片,使广大团员青年了解真相,认清形势。同时举办了团干部培训班,用马克思、
列宁主义原理及社会主义理论充实了一百多名团干部的头脑,并通过他们教育全场广大团员和
青年。配合教育,团委还组织了一次大型篝火晚会。1990年,国际政治风云突变,1991年以苏
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在此形势下,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社教活动中,
团组织利用团校轮训青年团员2300人次,侧重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系统教育,
使广大青年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了青年的思想,
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和农场各项经济建设活动之中。此
后,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教材,对青年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更新观
念,转变思想,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形势教育
坚持经常性的改革、经济、生产等形势宣传教育,提高团员青年对改革成就、前景和己任
的认识。教育中,团委与党委宣传部、工会联合举办了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
好”为主题的“三好”演讲竞赛活动,让青年从身边的见闻寻找答案。
用算账和对比形式进行国情、场情、民情教育。使青年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
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农场的发展、垦区的振兴以及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的
变化。加深了青年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对农场在深化改革中的形势、任务以及自己所担负的责
任的了解,坚定信心,增强其积极投身于改革的自觉性。同时进行国际、国内政治时事教育,
坚定青年的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维护党的领导,抵制自由化和各种腐败现象。
三、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常识,使广大青年团员知法、懂法、守法。1986年至1992年,团委举办了两次普
法学习班,三次法律知识竞赛,六次法律咨询,印发法律知识宣传手册4000多册,出法律知识
专刊46期。在法制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中,团委配合公安分局成立帮教小组168个,
确立帮教对象336人,帮教率100%,转变率85%,有65%的人员加入了共青团。为增强青年的
法律意识,团委与宣传部、司法科联合举办了法律知识电视讲座,受教育面达95%。配合党委
开展“扫黄打非”活动,认真清理黄色书刊、淫秽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提高了青年抵制腐
朽思想的觉悟。在学法、知法、守法教育中,全场有860名青年参加了法制培训和普法考试,
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也涌现了一批遵纪守法的先进和典型。
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会同劳资科、宣传部、工会等部门以办学习班形式,对青年就业
前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私德、家庭美德和法律知识、社会常识教育,培训待业青年
600余人。
四、典型教育
在对青年的教育中,团委利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先后培养和树立了省新长征突击手、
科技示范标兵赵文革、亓振金;优质服务标兵朱喜珍;增收节支标兵傅高峰;帮教工作标兵
孙月新;五小活动标兵张殉;科技致富标兵仲玉端等一批典型人物。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言传
身教,影响和带动青年,起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在农场两个文明建设中,全场
4000多名青年,在各战线各岗位上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产生了众多的标兵、能手、模
范和先进人物。至1992年,各类典型事迹达1600多件,有36名青年团员被农场总局团委授予优
秀团员和植树能手称号,有80多个集体和600余人受到省、总局、管局团委及农场团委表彰。
1993年,在农场庭院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团委又选树了“走出庄稼院,驱车闯市场”的门秀林;
“艰苦创业搞修理,靠政策信誉奔前程”的黄维国;“精心拍照为顾客,留下美好回忆”的
韩桂香;“停薪留职闯市场,酒香溢出农家院”的郭铁钢;“苦乐皆在奋斗中,淡水养鱼奔小
康”的赵江波;“改革开放路宽广,服装摊床有新生”的纪晓峰;“黑土地上走出希望之路”
的房树泉;“双手美饰新生活,烫发趟出致富路”的张伟;“弃农经商开卖店,自强不息创富
业”的吴奖恩;“自砸金饭碗,走出银行闯商海”的张龙军等10名走向市场的优秀青年。并通
过“事迹报告会”,专题电视片,典型事迹材料等宣传和教育广大青年转变观念,求富、求变、
奋斗、创业。1994年,全场有1400余名青年加入庭院经济和第三产业大军,并且又涌现出许
多优秀代表,如十四队团支部书记赵洪海与三名团员共同创建了农场第一家肉牛养殖合作体,
他们投资1.5万元买了18头肉牛,饲养一年增为36头,出栏一批获利18000元,尝到了甜头。二
队青年薛胜国淡水养鱼150亩,并投资4万余元建了一幢冬季贮鱼房,解决了鱼苗越冬问题,被
评为“青年致富标兵”。二队青年顾世宽,投资50万元建起养猪场,生猪存栏360头,成为农
场第一养猪大户。
五、北大荒精神教育
根据形势任务,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通过讲光荣传统,学农垦史和英模人物,听老垦荒
战士讲创业史和北大荒英模事迹报告,看艰苦创业展览和影视剧等进行北大荒精神教育。开展
以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演讲、征文、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摄影展、劳动竞赛
等等,让青年了解北大荒精神的实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勇于开拓,无私
奉献”,继承父辈光荣传统,做合格的新一代北大荒人。
1986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时期,请建场元勋、老垦荒队员王作凤、滕叙谟等为青年做建场、
艰苦创业史报告,事真情切,感人至深。1989年为净化青年思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团委举办以“心向祖国、心向党、愿把青春献给北大荒”为主题的篝火晚会,有3000多名青年
参加。1990年“五四”青年节,面对国际上“和平演变”的挑战,坚定青年的信念,举办了
“让青春在北大荒这块沃土上闪光”的演讲、卡拉OK赛,100多名选手200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
1991年农场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涝灾。为抗洪救灾、龙口夺粮,团委在全场组织了16个青年突击
队,参加奋战的团员青年达4000余人。十二队青年突击手赵富,爱人刚生完小孩,他几昼夜抢
收小麦不下岗;一队怀孕女青工李宇华,龙口夺粮十几天,劳累过度导致流产而无怨言。
六、学雷锋活动
农场团委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并把“立足本岗位学雷锋”作为
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与干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与加强自身修养结合
起来;与弘扬北大荒精神结合起来。促进学雷锋活动向深层次发展,增强广大青年学雷锋的积
极性和自觉性。1991年初.农场高中学生高艳得了白血病.其父已去世.家墙极为困难。在此情
况下,团委号召青年“伸出温暖友爱的手”,开展募捐活动,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几天便捐了
2600多元。至1992年,全场成立了学雷锋小兰且2460个,做好事6万余件,上门服务200多次,
涌现出张庆新等34名学雷锋标兵。学雷锋、做好事,在农场已蔚然成风。后期的学雷锋活动,
以“讲文明、树新风”为方向,建立“一助一”、“手拉手”青年志愿服务站,开展“建百站、
进千家、助万人”和“百路千户”志愿服务活动,谓之“青年文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