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科技成果及科技推广

第三节 科技成果及科技推广



一、学术论文
  1986年至2000年全场各类专业人员共发表论文400多篇,获奖221篇,获地区级以上奖励或
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1 10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1篇。
  二、科技成果
  1986年至1999年,全场先后有42项科技成果获奖,获地区级以上奖励14项,农场推广应用
的新技术:农业16项,农机20项,畜牧业12项,其它行业14项。
   获总局以上科技成果奖、技术推广项目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4—1
0000097;[/$$p]
  三、科技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农场已经牢固树立。农场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的科技推
广小组,生产队及场直单位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主要领导任组长,坚持科研及科技推广工作。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末,农场加大了科技投人,先后组建了以金丝柳、
中仿黑杨为主的苗木种植科技园区,“东北耐寒巨型长毛兔”养殖科技园区,元葱种植科技
园区。以科研站的科技示范小区为基础,建立了农场场长、党委书记的科技试验田,第一、第
八作业区的科技示范田为农业公司领导的科技试验田。各生产队长、党支部书记在本队建立科
技试验田。科研站在本站科技示范区进行施肥、种子、除草、栽培模式等二十余项实验。这些
试验田及实验项目,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99年,农场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为期三年的“黑龙江垦区松嫩平原春小麦两高一优九三
模式推广”丰收计划项目,主栽“野猫”、“格莱尼”、“4083”等硬质强筋优良品种,在一
队、二队、四队等14个土壤条件好、机械力量强、职工素质高的生产队建立了“小麦两高一优
(高产量、高效益、优质量)九三模式”科技示范带,总面积9万亩。示范田设有标准牌,注明
项目名称、主要技术措施、栽种品种、项目负责人等详细内容,有专职农业技术员负责田间调
查和记录工作。此项目标准高、要求严,实验成功后,将在全九三地区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