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一、概况
1986年始,农场职工教育归教育科管理。其方针是按需培养,定向培训;注重学历教育,
专业技术代培。经费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5%,不足由场提留结余部分中支出。
1990年根据九垦局办发[1990]19号文件精神,成立了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职教办,配2
名工作人员,归教育科管理。并制定了“八五”规划,面向农场、面向生产,为提高经济效益
服务。培养目标是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后备干部、技工。对农场近40个行业、工种编制
了岗位培训层次和系列。分农场直接培训、场业务部门和职教办协助培训,各单位自己单独承
办三层次,党政群、农机农业、畜牧、工业建筑、财务统计、卫生教育、林业电业、交通公安
八个系列。
1995年取消了职教办,职工教育由教育科专人兼管。
为适应农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农场于1986年9月成立“中央农业
广播学校黑龙江垦区大西江分校”,与中学职业高中联合办学。并选拔十几名优秀技术人员兼
教师。自1986年开始至1993年停办,共开设农学、畜牧、会统、乡镇企业管理、机电5个专业,
收学员212人,取得毕业证195人。
1988年,为解决生产骨干不能脱产学习、基础知识亟待提高的问题,与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签订了开设“国营农场经济管理专业”西江函授站协议。培养对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干
部,共收学员88名,学制三年,经费由职教办、单位、本人三方面解决,毕业率100%。
1994年配合扫盲农场成立了文化技术学校,配有一名兼职副校长、兼职教师。生产队16所
扫盲教学班改为16所文化技术学校,配有一名兼职教师,加强了脱盲人员复习、巩固教学和职
工学技术学文化的管理。
二、公费专业培训
公费培训经费,一是由职教经费支出,二是由业务部门或单位经费支出。1990年以前职教
经费主要用于专业技术人员代培,1990年以后主要用于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上。1986年为提高高
中教师学历,外送代培本科9人,解决轻工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委托高校培训4人。1987年
为加强生产队领导,解决干部老化、文化偏低问题,从群团、会统队伍中选送12人人北安党校
学习。近十年中代培教师专业9人,医学专业4人,管理专业22 人,畜牧专业2人,种植1人,
护理1人,财经3人,刑侦1人,新闻1 人,农机2人,建筑7人,政法8人,皮革加工2人,水产1
人,文秘2 人,气象1人,人武1人,粮检1人,高等教育54人,中专教育16人,岗位培训教师21
期56人次。1995年会计制度改革全员培训,1996年会计“电管化”全员培训,由各单位承担
培训费用。
三、自费进修自学考试
随着农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亟待提高,只
靠农场代培满足不了所需人才。为此,农场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鼓励引导职工自费求学,实行脱
产学习对口专业的人员,单位保留职务;函授和电大学习人员,面授期间工资正常发放;学有
所成,培训费单位可据凭报销;工人自费学习毕业后可根据所学专业优先录用等政策。全场自
费学习会统专业123人,医护专业62人,教师54人,机电31人,农学24 人,其他专业179人,
共计473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355人,中专学历118人。
农场自学考试始于1986年,因考点设在齐市,专业单一,教材不好买等,全场只有11人参
加自学。1990年以后因自学考试不断增设专业,考点设在九三,教材统一订购。并设有辅导班,
学期不受时间限制,费用低等深受欢迎。1992年农场参加自考28人,其中公安、法律专业15
人,财会4 人,汉语言文学9人。1998年参加自学中医3人,教师专业17人,其他专业4人,共
计72人,毕业25人。
内部业务培训,按八大系列由业务部门和各单位实行培训,种类有思想道德培训,专业技
术培训,应急培训,岗前培训。各单位每年根据需要利用冬夏季节对本单位职工集中进行应急、
技术等级培训,培训率占从业人员的85%。如1991年劳资科举办就业前培训,参训572人;1998
年皮业集团举办三期应急培训,共培培训104人。
四、扫盲学习
农场扫盲工作开始于1991年国际扫盲年。1992年深入开展工作,确定扫盲对象为15~45周
岁青壮年,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基数,全场共有文盲105人。农场成立了扫盲领导办公室,基
层单位成立了22个扫盲小组,16 个扫盲教学班,选拔16名兼职扫盲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
教材、大纲培训之后进入角色。为保证扫盲工作进行,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
签订了包教包学责任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运用送字到家,子教父母,夫妻互教
等灵活方法教学,并于1993年建立扫盲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995年,完成扫盲授课250个学时,
学员掌握了1 500个常用汉字,达到“四能”(能够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
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标准,完成了扫盲任务,转入防止复盲,
巩固提高教学上。1996年通过省验收脱盲105人,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