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生活服务

第五章 社区服务

第一节 生活服务



一、概况
  农场生活服务站担负场直机关、医院、中小学、幼教中心、居民住宅楼供暖及场直地区自
来水供水工作,其前身为大西江农场劳动生活服务公司,成立于1984年。当时管辖范围是供暖、
自来水、环保队、双山办事处、西江水库、幼儿园、敬老院、集体所有制的青年服务队。青年
服务队系为安置待业青年所建,主要工作项目有种植业、草站、水泥构件、皮件加工、孵化场
等。
  1986年体制改革,劳动生活服务公司主要负责供暖、供水工作,其余单位归口划出。1987
年更名为生活服务公司。
  1995年街道办事处划归生活服务公司管理,单独核算。1998年生活服务公司更名为生活服
务站,街道办划归劳动服务公司,机关食堂和招待所划归生活服务站管理,单独核算。1O月份
食堂、招待所划归场办公室管理。
  农场生活服务站系服务性单位,1991年以前农场给予补贴,但仍然亏损。1992年以后加强
了管理,扭转了亏损局面,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利。1997年农场取消了补贴,并于1999年下
达了上交2万元的利润指标。生活服务站加强管理、降低成本、面向市场、努力创收。首先改
变进煤渠道,由过去靠物资科从鹤岗进原煤,变为自己从“153”煤矿进褐煤,降低了成本,
使供暖达到了收支平衡。在创收中,利用夏季停炉期间搞土建施工,产值由1994年的6万元上
升到1998年的20万元以上,2000年承揽了十余项小工程,创收100万元。上述做法,解决了管
理费用支出,弥补了自来水每年亏损七八万元的问题,使企业经济有了发展,也铸造了一支素
质较高的职工队伍。企业固定资产逐年增加,职工年收入平均以15%的幅度逐年递增。
  二、供暖
  1974年,农场首先在机关办公室安装暖气,供暖方式为气暖,使用一吨蒸汽炉,供暖面积
仅500平方米。1976年改为水暖,更新一台一吨水暖锅炉。1981年,供暖面积增加,更新一台2
吨水暖锅炉,供暖范围仍是机关,故称机关锅炉房。
  1983年以前,场直学校、医院、商店等单位建有锅炉房,分散供暖。1983年冬季开始由机
关锅炉房集中供暖。1988年建新锅炉房,更新两台四吨水暖锅炉,其中一台为备用炉。1999年
更新一台六吨水暖炉,保留一台四吨炉,供暖面积达43000平方米。1983年集中供暖取暖费收
费标准为每平方米24元,后调为28元,1994年调整到32元。
  三、供水
  建场初期各单位用小四轮、马车拉水送往各户。1976年场直建成水塔座。1983年,为解决
场直吃水问题,在场部东南挖直径8米的大口井一眼,建井房子一座,配两台扬程130米、出水
量每小时108吨、37千瓦水泵(一台备用),管网建成后,每天早、中、晚三次往家属区送水。
平常能保证场直居民用水,每到5、6月份干旱季节,场区西北角地势较高处上水困难,往往只
在后半夜能送上水,有时两三天才送上一次水。
  1997年,为改良水质,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在大口井附近钻深水井一眼,出水量每小时30
吨,水质良好,春季供水不足问题得到缓解。由于用水量增加,供水仍是不足,场直西北角地
区每天只能送上一两次水。为此,1999年农场投资购进一台价值8万元的变频自动给水设备,除
干旱季节,平时给水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