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传统。
1999年3月,按照九三分局党委部署,大西江农场成立了场志编纂委员会及史志办公室,
场办公室下发了《修志工作方案》,举办了学习班,并按农垦总局办公室及史志办要求,开始
了续志资料长篇的收集编写工作。
编纂农场志,工程巨大,专业知识性强,编写人员经过分局、总局两级培训后,在农场党
委的大力支持及全场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于2000年底完成了资料长篇的编写工作,2001
年初完成了续志的篇目设置,
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大西江农场志(1986~2000)》的编写工作,经过三次修改,打印了
送审稿交农场、分局、总局审查,又经过认真修改后于
2004年定稿印刷。
在编写《大西江农场志(1986~2000)》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
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为“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用新观点、
新方法、新材料,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了农场l5年的历史面貌,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可信、可用、可读。
《大西江农场志》的编写工作,一直得到农场党委的关心和党政领导的支持。党委书记史
志臣亲自过问,安排并主持召开有关会议,为史志办提供办公用具、交通工具及文字、图片材
料;办公经费虽然没有核定,但场长侯方武随时签批。主管领导、工会主席孔令成随时解决编
志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些都保证了志书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建场初期来场的
一些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志书在编写中出现谬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
再次续志时纠谬补遗。
编 者
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