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九三荣军农场的发展建设 九三和荣军两场自1953年春合并之后,各项工作取得了稳步的发展,特别是l954年,在贯
彻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总结了农场初创时期,由于实行供给制度,各项生产不计盈
亏,建场几年经营无剁,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的教训。而且由于受“一长制”的影响,较
普遍的忽视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根本不能发挥集体领
导的智慧。至此,批判了“供给制”思想,明确了“一长制”的危害,实行了在党委领导下的
分工负责制,树立了党在农场的绝对领导。从此,农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55年九三荣军机械农场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和农场基本情况是。
一、九三荣军农场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二、农场基本情况:
1955年共有耕地16,357垧。人员l,493名,其中生产人员l,253 名(其中包括间接生产
人员319名),直接生产人员934名,基本建设人员147名,其他人员93名。
机械设备:拖拉机59台,讨C一80型10台,德特20台,纳齐20台,卡他秘鲁3台,万国l台,
C一4康拜因34台,C一6康拜因28台,工具车3辆,汽车30台,油罐l9个,大修理工具一套,小
型发电设备一套,医疗设备一套,电话线路2,166米。
全场饲养役马l68匹,役骡47匹,绵羊l83只,基础母猪34头。
建筑工程:房屋面积38,996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21,657平方米)其中办公室、职工宿
舍、修理厂、食堂、浴池、加工厂等七项,共24,539平方米,按全场共有人员1,493名计算,
平均每人l5.1 平方米。此外还有桥梁l9座,涵洞67个。
国营九三荣军机械农场,自1953年开始,经过了六年多的艰苦奋斗,到1958年已成为一个
规模宏大,农、林、牧、副、渔全面经营和农业生产全面实行机械化的国营农场群。同时也基
本达到了国家所要求的国营农场应成为:国家商品粮食基地,优良种子基地,优良种畜基地和
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基地向农民示范,为国家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全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