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九三荣军农场时期的鹤山分场
第三节 九三荣军农场时期的鹤山分场
自1953年春,九三、荣军两场合并之后,,原鹤山农场即划为九三荣军农场第二作业区,
下辖二个生产队。随着农场的发展,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鹤山作业区
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l954年,又新建了一个生产队,即现在的第一生产队。到l955年,
鹤山作业区已发展为三个生产队,4,650亩耕地的作业区。同年,经省农垦厅批准承认,把九
三荣军农场下设的六个作业区分别改称分场,原第二作业区改称九三荣军农场第一分场。
此名称一直沿用到l958年。
鹤山农场建场之初,将场址设在此地,主要是因为当时此地交通比较方便,能使农场所需
物资以及油料比较容易运到农场,这就是当时将场部设在此地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也就
束缚了农场场型的发展。建场时,附近的自然村屯开始增多,而可以大面积发展。建场时,附
近的自然村屯开始增多,而可以大面积开垦的荒原又较少,所以当时把开荒的主要力量都集中
到了西江方面,但后来因土地离场指挥中心太远,指挥生产极为不便,当时只好把鹤山农场百
分之八十的耕地面积都划归了第一作业区(即大西江农场)。而鹤山农场场部附近只有2000垧耕
地,一直到1955年鹤山分场才只有耕地面积2,310垧,这也就是如今鹤山农场场型较小的原因
之一。发展到1958年,鹤山农场独立时,也才只有六个生产队,耕地面积4,358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