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鹤山农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鹤山农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国营鹤山农场经济全面发展的黄全时代,是1958年经济独立核算以后以至1967年“文化大
革命”初期的十年中。在此十年中,鹤山农场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场型在不断的扩大,
耕地面积逐年增加,各种拖拉机、农机具的拥有量也在不断的得到充实。在此十年中,除1960
和1961两年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而亏损外,其余八年均有盈利,八年共为国家积累建设资
全293万元。在此期间,鹤山农场分别于1959年获得全国农场系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和1962
年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工农业总产值由1958年的99.3万元增长到1967年的284
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8.5万元。大牲畜存栏数由1958年的322头增长到l967年的l,225头,平
均每年增长90.3头。上交的粮豆由l958年的3,958,000斤增长到1967 年的22,898,000斤,
平均每年增长l,894,000斤。综上所述,鹤山农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了东北局
“关于加强国营农场工作的指示”和省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鹤山农场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国营机械
化农场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