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改善经营管理,各业生产蒸蒸日上
第三节 改善经营管理,各业生产蒸蒸日上
自1978年以来,鹤山农场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扭亏增盈,而陆续制订了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对彻底改善过去经营管理上的弊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78年初,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的原则,决定在农牧生产队实行“工分制”的管理办法,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只顾一头,生产要有增长,个人收入要增加,生产出现亏损,个人收入
要有所减少,个人之间的收入也要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样,就打破了过去的铁饭碗,干与不干,
干多干少收入相等的现象就不存在了,只能把个人收入的提高寄托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之上,从而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l977年,全场的工农业总产值是751.1万元,全年经营亏损374.2万元。
1978年,一举甩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实现了扭亏增盈,全场工农业总产值为1,258.1万元,比l977年提高百分之六十五。l979年3月份,根据省农场总局(79)69号文件和九三农场管理局(79)24
号文件精神,结合农场实际情况,又重新制订了1979年的奖励办法,更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
职工的积极性。全年全场经营利润达396.8万元。由于各项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到l982年,鹤山农
场的经营管理局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项生产均超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纯盈利达599.8万元,是
历史以来最高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