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营规模及成果
第三节 经营规模及成果
旭光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综合发展的机械化国营农场。
自1948年建场到l975年合并到鹤山农场的二十七年建设过程中,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党
政部门的领导下,发扬了南泥湾大生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使一个初
步繁荣昌盛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出现在北大荒的沃土上。
1948年至l953年,是旭光农场的初建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农场初建,尚无经营管理
经验,加之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到1953年,全场只有耕地580垧,三个农业生产
队,各种拖拉机6台,汽车l台,各种农机具22台(件),生产经营无利。
1954年至l967年,是旭光农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时期,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耕地面
积由580垧发展到6,889垧,生产队也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8个,全场职工已达l,234人。各种
拖拉机43台,收割机33台,载重汽车5台,主要农机具231台(件)。十四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34
5.2万元。
1968年至l974年,是农场经营亏损严重的时期,在此七年里,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
响,“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旭光农场的经营严重亏损,生产停滞不前,给国家造成了
严重的损失。但在这七年中,农场本身的基本建设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农场的重大建
筑,以及职工住房,道路修建还是通讯线路的架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