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1949年农场开始创建,即着手开荒种地,进行农业生产。随之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
建立了在场长直接领导下,协助场长指挥全场农业生产的专门机构一一农业科。经场长直接任
命:吴雨生、孙鲁石、孙绍彬先后任科长、副科长。农业科主要负责全场农业生产的组织、安
排、计划、实施以及技术指导等工作,即是业务部门,又是行政机构。1951年鹤山农场与八一
五农场合并,鹤山改为“鹤山八一五农场”第二作业区后,作业区设生产室,在作业区主任的
直接领导下负责全作业区的农业生产工作。生产室主要由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是协助作业区主
任领导,指挥全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专门机构,同时又负责全作业区的畜牧、林业和机务等
各业生产的组织、计划、管理工作,也可以说是农场为统一领导和管理各业生产而设的综合部
门。这个机构一直存在到兵团组建的1968年。
  在此期间,场还设立过农技室,其工作人员由农业技术员和农艺师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
全场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业科研工作。与生产室相互配合,协助场长抓好全场的农业生产。
  1968年组建兵团,l969年团将生产室改称为生产股,其职责没变。生产股先后由现役军人
胡长锁(1972年6月份改任它职)、程超(1972年6月份接任该职)任股长,刘文举、候建文、刘国
顺、李玉昆先后任副股长。兵团时期的生产股隶属团司令部参谋长或副参谋长直接领导。
  1976年兵团撤销,恢复农场体制,场设生产科,仍主管农业、畜牧、机务、林业工作。生
产科成立后杨长江任副科长。1978年机务工作从生产科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机务科。生产科
的业务范围包括农业、畜牧业和林业。l979年丛显玉任生产科科长,杨长江仍任副科长。1980
年林业工作从生产科分出,单设林业科。l982年畜牧工作从生产科分出,单设畜牧科。l984年
畜牧、林业又合并到生产科,科长仍由丛显玉担任。
  原旭光农场,l949年设立生产室,在场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场的农业生产和机务的管理
工作。当时生产室的负责人是李天培。1956年后生产室有农业、机务和畜牧等技术人员6名,
技术负责人李天培。l957年生产室技术人员减少到3人,由全荣勋负责。1961 年由高春林负责,
1966年由朴敬久负责,人员仍是3人。1969年组建兵团后,设立生产股,配有农业、机务和
畜牧技术人员3人(兵团时期叫参谋),股长由现役军人王福堂担任。1975年五十二团合并到四
十五团后,生产股也随之合并到四十五团生产股,股长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