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耕作制度
土壤耕作是通过机械力,调节控制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农场建立与当地自然特点和轮
作制度相适应的土壤耕作制度,采取正确的土壤耕作措施和耕作方法,对土壤环境进行控制和管
理,借以统一作物、土壤和气候之间的矛盾,使土壤中各种肥力素朝着有利于作物的方向发展,
从而为农业生产的稳定,高产低成本,高效率创造条件。
耕作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耕层构造。使土壤固相、液相、气相具有秩序的良好比例关系,
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表层状况,也为作物根系充分生长发育创造深厚的耕层。
农业谈耕作制必须要结合轮作制和施肥制。从建立农场开始到1965年前,耕作制是连年耕
翻,每年土地都翻一遍,一般翻深都在20公分左右,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本地区土地太喧,
土地冷凉,作物前期生长营养供应不足。从l965年后大豆实行耙茬播种,改变了连年耕翻的
作法,从而造成土地隔年耕翻,个别特荒地块采取连年耕翻。逐步消灭了麦田草,土地里的多
年苣荬菜和当年生的阔叶草也、能消灭,田间杂草数量大幅度减少,这给耙茬耕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人们接受这项耕法无后顾之忧(怕草荒)。不光大豆耕茬,就连玉米、谷子茬地也进行了
耕茬。到八十年代时,麦茬也进行一部分耕茬,这些耕作制都是和轮作制分不开的,有什么样
轮作形式就有什么样的耕作形式。建场初期是麦、麦、豆,后来改为麦、豆、麦、杂、豆、麦、
休七区轮作,现在是麦、豆、麦、杂四区轮作法。相应的耕作是第一区麦茬,进行松耙后下
年种大豆,第二年大豆茬全耕种小麦,第三年麦茬翻种甜菜、大豆、饲料和蔬菜。种玉米和压
绿肥采取耙茬,耙茬下年种麦子,但压绿肥地要翻。
近几年来采取的作物轮作制是:
0000088;[/$$p]
这是八十年代鹤山农场最基本、最有效的耕作和轮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