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工会

第三十三章 群众团体

第一节 工会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
是,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
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工人阶
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中国工会遵循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
和要求,根据群众组织的特点,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发挥联结党的职工群众的纽
带作用。
  中国工会遵守和维护国家宪法和纪律,组织并代表职工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参
与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动员职工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完成国家计划,
兼顾国家、集体、职工三方面利益,扶持正气,压制邪气,同官僚主义和不良倾向作斗争。
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中国工会通过各种活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职工群众,教育职工发扬工
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增强工人阶级内部团结,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其它
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提高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发挥共产主义学校的作用。
  中国工会按照产业与地方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起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保障会员的民主
权利,健全工会的系统领导,发挥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两个积极性。
  中国工会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职工群众,一切依靠职工群众,根据会员群众的愿望和
要求开展活动,用民主的方法吸引诱导的方法进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把工会
办成“职工之家”。
  一一摘自《中国工会章程》总则部分(此章程1983年12月23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
会通过)
  一、工会组织概况
  鹤山农场时期(1949一l985年)
  鹤山农场工会于1949年底在黑龙江省总工会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其会员由建场
人员自愿加入组成。1950年7月份经全体会员选举产生了一名场工会主席,为脱产专职工会干
部,主管全场的工会工作,
  1955年在九三荣军农场工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一分场分会,设分会主席一人,为专职
工会干部,分会下设小组。
  1958年成立鹤山分场工会委员会.设工会主席一人为专职工会干部,各生产队及场直各单
位成立分会和小组,分别设分会主席和小组组长。场工会委员会由各分会主席为委员组成,除
场工会主席为脱产干部外,其余委员均不脱产,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1962,年成立中国农业工会鹤山农场工会委员会,场设工会主席一人,专职工作人员二人,
下设分会和小组,分布在全场各个基层单位。1963年全场的工会组织已有分会l24个,小组69个,
会员728 名,占全场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点五。
  1966年开始,工会组织受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破坏,陷入瘫痪状态。兵团时期
没设工会组织。
  1979年,根据中央、省委和省总工会决定恢复农业系统的产业工会,恢复农场各级工会组
织的指示精神。鹤山农场工会在场党委的关怀和领导下,重新恢复成立。3月23日开始正常工
作,接着经过场工会的努力工作和各级党组织的帮助,全场各级工会组织相继建立起来。当年
全场就建立起生产队级(车间一级)分会41个,工会小组279个,选出分会委员237名,拥有工会
会员3872名,其中老会员2083名,新发展的会员l792名,会员总数占全场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
十点二。
  场工会成立后,其组织机构是:设主席一人(科级),组织干事、文体干事、生产生活干事
各一人,会计、出纳各一人。l982年又增设劳保干事一人。l983年根据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指示精神,为加强各级工会的领导力量,上级规定场工会要配备副场级干部
担任工会主席,并要参加党委和其会议(或列席)。各生产队的工会组织(分会)要设一名副队级
的干部担任分会主席,专职脱产做工会工作。
  1984年,鹤山农场工会委员会主席由李凤林担任,副主席叶尚吉担任,此外还有生产生活
干事一人,文体干事一人.组织干事一一人。劳保干事一人,女工干事一人及会计、出纳各一人,
下设供销公司、基建公司、运输公司三个科级工会和42个队级工会,305个工会小组,全场共有
会员4705人,占全场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
  附:鹤山农场历届工会领导人更迭表


  旭光农场时期(1952年一1966年)
  旭光农场工会于1952年在九三农场工会的帮助下建立起来。当时叫嫩江县伊拉哈农场工会,
共有会员89,场工会设主席一人、由韩景春担任、工会主席为脱产专职的工会干部,其余工会
干部和人员均由生产人员兼任。
  1955年成立嫩江农场基层工会委员会,设工会主席一人,工会干事一人。下设十七个工会
小组,全场工会会员已发展到l48名。
  1962年成立旭光农场工会委员会,有专职工会干部三人,其中设工会主席一人、干事二人,
各生产队和队级基层单位均设工会分会和工会小组。
  1966年,工会组织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陷于瘫痪状态,兵团时期末设工会组
织。
  附:旭光农场历届工会领导人更迭表


  二、工会活动情况
  两场的工会组织积极当好党委(支部)的助手,在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促进生产,丰富职
工的文体生活和物质生活,以及普及和提高职工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方面均发挥了工会的
应有作用,做了很多的工作。
  鹤山农场工会的活动情况主要分为“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后两个阶段:
  文化大革命前,1955年至l966年这十一年间,工会组织蓬勃发展,工会建设不断加强,工
会的作用也不断地得到发挥,工会的活动围绕着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积
极主动,有力配合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生产、
  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进程。六十年代在各级工会的组织和倡导下,
全场广大职工,各行各业普遍地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中心,以创五好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
赛活动,轰轰烈烈,硕果累累,为农场的建设,促进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
时,各级工会组织积极组织和引导职工进行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提高
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加强职工队伍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建
设。
  各级工会组织为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农闲和业余时间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多
种多样,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小型文娱活动,给职工群众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五、六十年代的各级工会干部,即是组织员,又是战斗员,他们工作生活在生产第一线,
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联系实际的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及各项工作,真正的成为职工群众
的贴心人和知己一真正的把工会办成了“职工之家”,使职工群众体受到工会真正是自己切身
利益的忠实代表。
  “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农场的各级工会组织重新得到恢
复,工会工作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场工会组织自1979年成立后,开始正常工作以来,在开展社
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加强企业民主
管理,关心和搞好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工会的应有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充分的体现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附:
   工会组织状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