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鹤山农场l952年根据中央提出的扫盲要求,掀起了扫盲高潮达一年之久,经过业余扫
盲教育之后,多数职工达到了扫盲要求。
1962年4月1日至l0月1日,又进行了六个月的职工业余教育工作。这次职工业余教育由工
会主办,场成立了业余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为主任,场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为委员,各
生产队成立领导小组,队长和分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为小组成员。生产队建立业余学校,队长
兼任校长,业余教师采取选聘的办法,选聘能够胜任,群众拥护,自己愿意干的工人或干部担
任兼职教员,各级党组织都把业余教育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上来。当年全场共有职工1024名,办
起了十一所业余学校,学完了应学课程,如:文盲班学完农民识字课本一、二册,高小班学完
语文上下册和算术上册,初中班学完中学语文一、二册,以上所开课程均达到预期效果。l964
年全场青壮年职工的文化程度情况:文盲250名,半文盲54名,初小174名,高4,409名,初中
201名,高中22名,中专14名,大专2名。
1966年至l985年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对职工文化教育工作非常重
视,按着上级的要求,成立了职工文化教育办公室(设在教育科)配备专人抓好这项工作。除按
国家规定对l968年至l980年期间毕业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进行“双补”外,还逐年选拔
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及工人公费到有关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进行定向专业技术的培训,以提
高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农场的生产建设服务。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农场对职工文化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每年场都拨出职工文化教育专款,
制订培训计划和措施,通过离职(脱产)、函授(不脱产)等多种方式培训农场所需的各项专业
技术人才。在智力开发、人才培训、科技文化进步方面,舍得花钱,并纳入农场党政工作的重
要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