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经营机制

第一节 经营机制



  
  为了构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需要的新型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在维护国有资产增值、保证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下,在国家
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下,自1985年起,农场经营机制改革经历了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经营、转
制经营几个阶段;对个别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了转让、解体、破产。对
产权制度改革后的企业,农场简政放权,农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用
章程、合同予以明确。

  一、经营承包

  1985年,工、商、运、建、服等单位变为公司、管理站后,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
盈亏,一律实行承包责任制,流动资金以贷款形式核定给各单位,这些单位可在银行开户,一
切经济往来都是现金交易。厂长(经理)有企业经营决策权、生产项目的确定权、资金使用的支
配权、行政班子的组建权、车间主任的任命权、对工人的奖惩权和产品的处理权。农场号召场
直工副业单位要自奋、自强、自力,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求发展,积极投
身于改革的洪流中,努力拼搏,奋勇当先,争做勤劳致富的典范、经营管理的典范、做振兴农
场经济的典范。

  为使企业彻底放开经营,走自主经营的道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
力,农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经营机制。1989年,农场对
修理厂、采石队、林产品公司实行租赁承包。 在这段时期内,农场全面贯彻了 《企业法》和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使企业逐步由粗放经营走上集约经营的轨道。

  为了理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企业管理,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
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1994年农场将乳品厂、加工厂、砖厂、建筑公司、水电
公司实行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

  二、股份合作经营

  为同市场经济接轨,在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农场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和在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职工自愿的前提下,农场乳品厂
于1995年走上了股份合作经营的道路。单位更名为黑龙江省鹤王乳品股份合作公司,该公司共
设3 584股,每股1 000元,其中农场2 360股,个人1 224股。在个人股中,厂长、党支部书记
各30股,副厂长每人20股,正科级干部每人10股,副科级每人9股,车间主任8股,车间副主任
7股、工人6股。

  实行股份合作经营的职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该厂的职工又是该厂的股东。在公司中坚
持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谁出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责任和风险。
股利每年结算一次。

  股份合作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定期讨论决定企业重大决策,听取审议
董事长和总经理工作报告,选举董事会(股份公司领导机构)、监事会(股份公司的监督机构),
讨论审议决算和分配方案。

  1995年1月15日,鹤王股份合作公司召开了第一届职工民主管理股东大会。大会通过了《鹤
王股份有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和《鹤王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会议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
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

   鹤王股份合作公司领导机构一览表
   (1995年)
  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