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机更新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农机具的更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场的农机事业不
断发展壮大。
1986~1987年,整地机械主要以东方红-54、东方红-75拖拉机和牵引耙及大犁为主。1988
年,引进了40片液压中型耙,改变了原始机引耙的运输方式,提高了作业效率及整地标准。为
改造大豆栽培方式,1987年农场引进了依兰产2BJGL-6型精量点播机,并且逐步推广应用,使
大豆播种从条播到精量点播,从垄上单行到双行,从种肥混施到立体分层施肥。此“三垄栽培”
模式的推广应用,为提高作物的单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收获机械从牵引式到自走式发生了重
大的变革,主要以E512、E514联合收获机为主,大豆收获从低割到挠型割台的应用,大大减少
了收获损失。
1990~1998年,农场为补充整地机械力量不足,提高机械效率,从俄罗斯引进德特-75拖
拉机36台后,又引进推广使用了东方红-802拖拉机。1994年,又引进了 48片液压中型耙,同
时研制、推广、应用液压平地机,使耢地作业从道轨耢子发展为平地机平地技术,将整地标准
提高了一大步。收获机械主要推广应用佳联产JL1065、JL—1075型联合收获机。机械化程度的
提高,为推广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小麦少耕免耕耙茬技术和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提供了有利条
件。
1999~2000年,农场利用项目贷款和自筹资金 1 392万元,购置JL—1075型收获机20台、
M160轮式拖拉机16台,农具配备有桦川产2BJ—9E型精量点播机16台、北方产5.3型重耙16台、
美国迪尔公司产450条条播机16套。
到2000年,农场有链轨式拖拉机76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70台、联合收获机88台,主要配
套农具1 036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16 574千瓦,收获机喂入量 454公斤/秒,农机设备总金额
4 548万元,其中田间农机投资总数4 194万元,机械化程度达 95%,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
程机械化。
农业机械保有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6 单位:台
续表3—6
备注:2000年的联合收获机合计中还有顿河1500A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