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农机新技术

第七节 农机新技术



  

  1986年 7月20日,由农机科和修理厂共同研制出第一台分层深松机。把分层深松铲安装在
深松齿上,解决了分层深松碎土又不打乱耕作层,同时又能打破多年犁底板结层,实现土壤上
松下实的农艺要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被管局定为新产品在全局内推广应用。

  同年7月25日,农机科主持的前悬挂—4.0型割晒机放鱼鳞铺技术改装获得成功。在前悬挂
割晒机上改装锥形滚杠,不仅解决了前悬挂割晒机放枕头铺问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
了成本,解决了前悬挂割晒机不能正常作业的难题。此成果在全管局推广应用。

  当年,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有:大豆播种以50厘米为主的缩垄增行技术,麦茬深松耙茬技术,
茎秆还田和高茬联合技术,用耙倒、翻压办法提高土壤肥力技术等。

  1987年,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有:大豆侧深施肥技术,小麦割晒放孔尾式大片铺技术,大豆
低割仿垄技术,小麦播前深施肥技术。同时,在九队对引进的依兰产2BJGL-6型精密耕播机进
行改装,实施大豆垄上精量点播,平地双条精量点播,甜菜穴播。以上新技术的应用,一是节
省种子,每公顷可省种子23.5公斤。二是匀度好,通风透光,苗齐苗壮,增加了光合作用。三
是采用随播随起垄或秋起垄卡种,有利于提高地温,使大豆出苗早、出苗壮。四是肥效利用率
高。采用深松分层施肥铲,种下5~7厘米层层有肥,提高肥效利用率30%以上,使大豆增长10%
以上,百粒重增加0.5克。

  大豆精点技术是对原始条播技术的一次变革,从精点机的引进到全面应用,共用了 7年时
间。精点机的引进,推进了管局大豆精点的进程,对提高大豆单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90~1993年,农机科研取得的成果有:一是JL—1065型收获机应用 6105B型柴油机改装
技术获得成功,解决了3年来JL-1065原装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历史。二是牵引割晒机双锥形
辊式放铺台改装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三是点播机滑刀式立体施肥器改装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推
广的农机新技术有:24行条播机精密调整,快速分离装置,磁化节油器,水箱堵漏剂,金属清
洗剂等。

  1994年,谭庆顺主持研制的液压平地机投入使用。经过 3年的全面推广,彻底改变了原始
道轨耢子平地的历史。

  1995~1998年,主要推广应用的农机新技术有:中型液压耙技术、大 V型镇压器应用技术、
巴西泵喷雾机追肥、灭虫健身防病技术、FLJ—5型分水滤油机应用技术、玉米大双覆起垄改装
应用技术、小麦深施肥技术、大豆破茬起垄应用技术、茎秆还田技术、玉米茬垄卡种大豆技术。

  1999年,推广应用的农机新技术主要有:一是大豆平播密植机具改装得到推广,经调查,
较垄作增产15%~17%;二是精点机配带洒药机,使中耕、追肥、灭草一次完成。三是大豆播后
苗前洒药机配带铁链子,同时进行混土处理。四是镇压器加重箱改装。

  2000年,农场围绕农业生产增加科技含量、节本增效这个中心,积极探索耕作改制、少耕、
免耕农机作业方式,研制了多功能播种机,改变了以往先深施肥后进行播种的常规作业方式,
一次可完成小麦深施肥和播种。通过耕作改制,每年可节油300吨、节约费用 95万元,较条播
机播种每公顷可节约生产费用8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