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繁育和改良

第四节 繁育和改良



  

  1986年以后,农场畜禽品种的繁育和改良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成果显著。

  禽类:1977年,养禽场成立后,通过红旗农场从美国引进父母代AA肉鸡品种,生产商品代
鸡雏给养鸡户。蛋鸡多是个体养鸡户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购入的海赛克斯、京白等优良蛋
鸡品种,并与本地鸡杂交,使本地鸡的产蛋率提高很快。

  猪:曾引进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等品种,并与本地猪杂交,经过几代改良,使本地猪种
生长速度、产仔数、屠宰率、瘦肉率明显提高,育肥期明显缩短。

  奶牛:1986~1991年初,奶牛繁育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人从北京、齐齐哈尔等地购回颗
粒冷冻精对本场奶牛进行冻配改良,还有一部分与本地黄牛配种改良。1991年以后,畜牧总站
成立奶牛繁育指导站,统一管理全场奶牛繁育与改良工作;各生产队配备一名繁育员,冻精由
畜牧总站统一发放。至此,全场奶牛繁育走上了比较科学、规范的道路。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工
作,使全场奶牛群体质量大幅度提高,身高、体重、产奶量、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向
效益型发展,农场于1998年开始对奶牛进行淘汰更新,至1999年底,农场淘汰劣质奶牛 810头,
1999年奶牛存栏头数由1997年的3 572头减少到3 308头,减少了 264头;而产奶量却由1997年
的7 890吨上升到8 505吨。八队职工滕友1998年将原单产 2.5吨的低产牛全部淘汰而购进年产
6吨以上奶牛1头,使年收入由原来的0.6万元增加到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