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疫病与防治

第六节 疫病与防治



  

  畜牧总站下设兽医院,生产队设有综合服务分站。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畜牧总站建立健全了各项畜禽防疫制度。牛和羊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布病、结核两大传
染病的检疫,发现阳性牛和羊一律淘杀,仅1990年就淘杀32头牛。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工作,
截止1995年,全场已全部消灭两大传染病。从1998年起,每年春秋两季对全场牛、羊、猪等偶
蹄动物进行口蹄疫苗注射,有效预防了口蹄疫的发生。对猪每年春秋进行猪瘟、丹毒、肺疫等
疫苗注射,对禽类春秋两季进行霍乱、马立克等疫苗注射,不定期对新购进的各种畜禽进行补
苗注射。1996年,开始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定点检疫,保证了肉品合格、卫生,使职工群众吃
上了放心肉。

  为加强牲畜疫病的防疫防治工作,农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1998年,部分生产队干部、
职工因思想松懈、防疫把关不严,致使部分来自疫区的病猪流入场内,农场对发生仔猪传染病
的八队、五队、六队、九队、四队的队长各罚款50元,畜牧队长、兽医各罚款 150元。2000年
牲畜5号病在全国部分地区发生,农场为加强5号病的预防,实行了强制性防疫措施。为严格控
制外源性传染,实行严格设卡、搞好封锁,严禁外地偶蹄动物流入场区,严禁到外地购买偶蹄
动物及产品,和农村接壤的生产队其牲畜严禁散放,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牲畜5号病的发生。

  通过“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措施,消除疫病传播的三大途径,上下努力,
齐抓共管,使农场自1986年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畜禽传染病,有效地保障了农场畜牧业健康
快速的发展。

   畜禽防疫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12 单位:头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