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程建设
第三节 工程建设
农场因开发面积大、开垦早,原来的植被被破坏,加之地势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
1982年前,在水土流失区,有深1.5米以上、宽3米以上、长200米以上的冲刷沟166条,占用耕
地3 600亩,冲毁耕地4 200亩。所以对它的治理势在必行。
1992~1998年期间,农场共治理了71条冲刷沟,总长度为70公里,完成土方量61万立方米,
植垡带2.7万立方米,总投资813.5万元,直接恢复耕地1 368亩。
治理工程主要分布在以下4个小流域:
(一)鹤北小流域
1992年,总局在农场六队和九队立项,治理鹤北小流域,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这一项目,
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把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做为改善黑土漫岗地的课题。鹤
北小流域面积为44 035亩,总投资240万元,其中上级拨款90万元,农场自筹150万元,投义务
工21.5万个。对流域内的16条农田道共计16.5公里进行重新规划,治理44条冲刷沟,区域内植
树32 775株,修建景观1处(在九队队区门前),砌排水沟780米,桥涵12处。此项工程于1994年
竣工。当年 8月中旬,受总局委托,由管局科委组织了“鹤北小流域综合治理鉴定会”,来自
省内的 9位水利专家经过现场考察,一致认为鹤北小流域综合治理有三项创新和三点突破。三
项创新:一是运用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农业、工程和生物措施,快速治理坡耕地、冲刷沟,创
造出了一条效果好、见效快的治理途径;二是通过治理冲刷沟,注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有效
地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三是把小流域治理与环境治理、治穷致富,建设文明
队相结合,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三点突破:一是把治理冲刷沟技术 (机械回填、人工砌垡、
植树种草)与水土保持、农业耕作 (浅翻、深松、秸秆还田、耙茬播种)达到了最佳配置,在应
用上有突破;二是在治理规模、标准、速度和效益上有突破;三是在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提高
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上有突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鹤北小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垦
区实际的、多、快、好、省治理水土流失的路子,填补了我国黑土地带水土流失治理的空白,
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二)一、二、八队小流域
1995~1996年,农场治理了一、二、八生产队小流域,工程总造价 285.2万元,其中农场
自投225.2万元,国投60万元。治理冲刷沟13条,治理长度 10.5公里,完成土方32.3万立方米,
垡方6.7万立方米。其中农田路建设总长度达10.6公里,完成土方量7.4万立方米;修建涵洞16
座,完成土石方1.4万立方米。
(三)十四队小流域
1997年,农场对十四队小流域进行了治理,治理冲刷沟长度4.4公里,完成土方8.5万立方
米,总投资37.3万元。建设农田路7公里,完成砂土方3.3万立方米,修建涵洞5座。
(四)五队小流域
1998年,农场对五队小流域进行了治理。治理冲刷沟2公里,完成土方4.3万立方米,垡方
7 282.5立方米,维修水漫桥1座,修建涵洞 4座,修建农田路6公里,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
工程总投资83万元。
另外,1999年对农场第二小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治理,总投资 204.6万元。该小区包
括一队、二队和八队,主要工程有:排渍工程400亩,治理冲刷沟 9条,总长6.6公里,土方量
16.4万立方米,修农田道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