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运输管理

第二节 运输管理


  
  

  一、货运管理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场的货运运输依然离不开胶轮拖拉机,但在公路上的货物运输
大都由汽车运输所取代。而胶轮拖拉机主要从事田间的送种、送肥、接斗等作业任务。秋收季
节时常承担着往粮库交粮、往糖厂送甜菜,其他货物运输大都是汽车来完成的。

  改革前,农场大型的运输任务都由农场运输公司统筹安排,按规定时间完成。1985年,运
输公司将车辆实行承包管理,即将车辆承包给个人,由公司派活,实行定额上交、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1988年,运输公司将汽车全部转让给个人,产权归个人所有。

  1989年,农场成立货运站,隶属于交通科,张秀山为货运站调度,负责货运站管理工作。
1990年,农场规定,全部个体车及转让车必须在货运站的统一管理下方可参加农场物资运输,
并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停放、统一供油、统一调度、统一结算。每月20日前,车主将运
费结算单交到交通科财会室进行结算。

  1992年,交通科划归九三交通局后,货运站仍隶属于农场管理。1993年,农场狠抓了精神
文明建设,不允许私有车辆乱停乱放,要定点停放,统一管理。农场在原冷冻库西侧建停车场
一处。

  80年代中期,农场主要拥有车辆的类型有解放、伊发。90年代初,农场拥有的主要车辆类
型有解放141、东风140。90年代中期,农场拥有车辆的类型有解放141、东风140、东风1092、
解放1110(平头柴)、农用汽车、客货等。1999年,乳品厂购回两台专供乳品运输的厢式货车。
车辆的不断更新,提高了农场交通运输工作的效率。

   汽车拥有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22 单位:辆


  
  二、客运管理

  1985年,农场将运输公司的大客车承包给运输公司司机张秀申,此大客车负责“鹤山—九
三”的客运任务。1988年底,又将大客车转让给张秀申,由其个人经营。在张秀申经营期间,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年被评为总局交通局垦区第三届“保创争”竞赛活动
最佳包车组。1993年 4月,张秀申大客车被中国公路运输工会委员会、交通部公路管理司、公
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评为长途客运“全国红旗客车”。

  1995年6月,杨显生购回沙洲中客车1台,通鹤山—双山线。1996年10月,李跃光在大庆购
回中客车1台,开通鹤山—十五队线。自1998年3月开始,为方便生产队赶集,由大客每星期三
加开九队—六队—四队—场部线。同时,还有建边—九三、九三—嫩江、嫩江—三湾、嫩北—
九三等过往农场的客车,全天达20个班次,交通十分便利。

  农场的客运出租车发展的也很迅速。 1991年就有北京213、桑塔纳、捷达、夏利、客货、
松花江微型等车20余台。小客车、小客货出租业的发展,进一步便利了农场的旅客运输。

  由于农场搞集中办学,为便利生产队的学生上学,1988年底,农场购回龙江大客 1台,接
送学生往返于场部与各生产队之间。

  1997年春,九三交通局和农场协商兴建客运楼,由交通局出资20万元,其余资金由农场筹
集。客运楼于1997年秋动工兴建,1998年春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汽修管理

  1985年前,汽车修理归运输公司的修理排。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汽车修理由公司统一负
责变为个体私营。1988年,农场个体汽修户有:汤芝栋、蔡金库、杨登岭、朱喜良。1991年,
农场修理厂被批准为汽车维修二级企业,可以进行车辆二级维护;1997年 4月,被摘牌取消。
从此,农场只有专修或兼营的汽修三级企业。这些企业只能进行车辆的简单维修,车辆二级维
护由交通科统一组织到九三汽车二级维护指定厂进行维护加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社会客货道
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