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是商业的宗旨。农场为了方便职工、家属的物质采购,满足消费
者的消费需要,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在以国营商业为主时期,一商店和二商店均设百货、布
匹、服装、针织、鞋帽、副食饮料、五金、图书等购货部。1986~1989年,平均每年社会商品
销售额均在260~360万元之间。为了促进下岗分流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待业青年就业,在政策允
许、手续合法、执照健全的前提下,农场运输公司于1985年开办了鹤山综合商店,工贸公司于
1989年开办了远达贸易商店,1990年乳品厂成立了鹤王批发部,双菜站开办了蔬菜副食品商店。
这些均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商业机构。
1994年之后,由于企业转制,经济类型转轨,农场部分单位兴办的集体所有制商店逐步转
换为私营或个体商业。1991~2000年的 10年间,农场建职工住宅楼7栋,除了两栋园丁楼以外,
其它 5栋楼的一层楼均为个体商店,兴盛大街从医院到中学段被人们誉为农场商业一条街。至
2000年,农场拥有商业网点104个,商业从业人员117人,商业网点由1986年平均每547人1处,
增加到2000年每104人就有1处。在104个商业网点中,有综合商店6个、服装鞋帽店 2个、日用
百货店2个、蔬菜店3个、建材店3个、粮油店4个、熟食店7个、配件商店2个、水产品店 2个、
化妆品店2个、家用电器店1个、医药店1个、冷饮店1个,其余为副食品店。
社会商品零售额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26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