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农场非国有经济是从1988年开始起步的,至2000年,它的发展经历了庭院经济、自营经济、
非国有经济3个阶段。
一、发展庭院经济阶段(1988~1994年)
为了加快奔小康的步伐,农场把发展以奶牛为主的家庭养殖业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突破口,
并制定了积极扶持、引导、服务的政策措施,使全场奶牛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94年底,
农场奶牛存栏达到3 014头,比1987年的1 483头增长了 103.2%;鲜奶产量7 000吨,比1987年
的2 528吨增长了177%。
在发展奶牛业的同时,农场的其它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4年,全场生猪存栏2 133
头、羊存栏 222只。农场养殖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如农场的工业龙头企业——乳
品厂就是在农场奶牛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种植业方面,农场的庭院经济是从实施菜篮子工程开始起步的。1991年,双菜站拥有蔬
菜温室100平方米,蔬菜大棚540平米,当年生产蔬菜24 450公斤,使场直职工家庭冬春食用鲜
菜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而生产队的蔬菜大棚也基本解决了生产队冬春吃菜难的问题。
到1994年,全场庭院经济的从业人员达到2 596人,庭院经济总产值1 295万元,人均纯收
入1 097元。
二、发展自营经济阶段(1995~1997年)
1995年,农业部、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对庭院经营统一提法为自营经济。这个提法是按经
营形式界定的,其含义是自费投入,自主经营,它的范围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在自营经济发展阶段,农场仍然是以奶牛养殖为中心,以工、商、运、建、服为两翼,向
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起初由于农场职工长期以来工作、生活在高度集中的国营农场管理体制
的环境中,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在市场经济如潮水般涌来的时
候,更多的人表现出等待观望。在这种情况下,农场党政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并开动各种宣传
工具向广大职工宣传国家改革的形势、发展方向,向广大就业者提出了职工管理靠合同、求职
靠市场、养老靠保险的口号。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了职工的观念,逐步对发展市场经济有了明
确的认识,积极地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1995年,农场下发了《关于围城经济发展方案》,号
召以户为生产单位,力争实现 8 525(8亩地、5头猪、200平方米大棚、劳均收入5 000元)的奋
斗目标。
与此同时,个体工、商、运、建、服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五小加工业遍地开花。1997年
底,农场个体饭店、小吃部、冷饮部发展到15家。养殖业除以养奶牛、猪、禽、獭兔外,鹿、
貉、蝎子、肉狗、麝香鹑等特色养殖业也有很大发展。到1997年底,农场自营经济从业人数达
到2 951人,创自营经济总产值5 992万元,从业人均收入2 375元。
这一时期,原属国有经济的建筑公司、机械修理厂、采石队、砖厂的转制,加速了农场自
营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非国有经济阶段(1998~2000年)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从此,把自营经济的提法改为非
国有经济。
这一时期,农场把发展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和扩大圆葱种植面积为重点,努力实施规模经
营战略。
为了加速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农场与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学
分院现代化研究所合作,从日本引进长日型圆葱经济作物种植项目,当年试种 189亩获得成功。
1999年种植面积扩大到 255亩,总产达843.5吨,平均亩产3.3吨。由于圆葱品质好、耐贮存,
深得客户的青睐,所产圆葱被抢购一空,实现利润28万元,平均亩纯收入为956.41元。圆葱种
植户得到了较丰厚的回报,极大地激发了种植户种圆葱的积极性。2000年,全场种植圆葱面积
达到了1 560亩。同时,农场投入近200万元资金增建圆葱基地育苗大棚80栋。种植圆葱在取得
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1 560亩的圆葱使职工挣得了劳务费达 30余万元,
按劳均年收入3 000元计算,等于安置职工再就业100人。
为调整产品结构,农场于1999年开始发展特色种植业。2000年,农场种植白芸豆 1 043亩、
小粒黄豆8 322亩、甘草1 580亩。仅此3项经济作物总产值就超过1 000万元。另外,种植露地
菜2 428亩、甜菜2 302亩、油菜19 043亩,使非国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4 498亩,总产值4 056
万元。2000年,在畜牧业生产中,大牲畜存栏2 597头,其中奶牛2 261头;羊468只、猪3 503
头,家禽28 833只,獭兔405只、麝香鹑660只、蝎子2 000只,肉狗 269条、鹿167只。肉类总
产量576吨,产奶8 012吨,禽蛋106吨,鹿茸372公斤,羊毛720公斤。畜牧业总产值2 137万元。
在工商运建服行业中,个体商饮业104户、加工业82户、修理业86户、个体运输户 95户。
这367个工商运建服个体户共创社会总产值3 050万元。
2000年,全场为发展非国有经济投入资金4 62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 12万元,总局立项20
万元,农场投入123万元,从业者自筹资金4 468万元。
2000年,全场非国有总产值达10 192万元,占农场社会总产值的 61.7%。从事非国有经济
总人数已达3 372人,占从业人数的60%,从业人均收入2 803元。
农场非国有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