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贷
第三节 信贷
1985年以前,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由财政提供为主,银行贷款为辅。1988年,国务院做出
规定,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改为由银行统一管理。这一改革政策的出台,使原来以财政为主,
银行为辅的双渠道解决企业正常的资金供应体制转变为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财政为辅的资金
供应体制。
15年中,鹤山办事处积极支持农场常规农业、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积极优化信
贷结构,调整信贷投向,由过去单一支持粮食生产转变为以支持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林、牧、
副、渔各业全面发展,由支持产品经济转为支持农场商品经济发展。
一、积极支持常规农业发展
1986年以后,办事处每年都投入大量信贷资金支持农场备耕生产,特别是90年代后期,每
年用于支持备耕生产的贷款累计超过500万元。截止2000年末,办事处贷款余额达2 439万元,
是1986年的14倍。每年备耕前,办事处信贷人员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确保各项支
农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发放贷款,保证化肥、农药、农膜、农机配件、种子、油料等生产资料
及时购进,为25万亩耕地适时播种提供了保证,为夺取农业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支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畜牧业
1986~2000年,鹤山办事处累计发放200万元饲养业投资性贷款,支持农场购进1 800头奶
牛,为乳品厂提供充足的奶源,使农场实现了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实施“金龙工程”,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鹤山办事处在农场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农场“金龙”工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乳品厂在九
三农行鹤山办事处信贷资金大力支持下,1988年兴建,1989年试产,1990年正式生产,是具有
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新型乳品企业。在该厂兴建中,办事处累计向该厂投放
技改贷款480万元,在达产后又投放了农办工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700万元,贷款占用最高额达
1 700万元。由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量注入,使该厂正式生产后,就达到了自求平衡, 1991年
该厂盈利41万元,上缴税金37万元。至1997年末,该厂累计盈利 431万元。鹤山办事处在支持
乳品厂生产的同时,始终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监督,取得了较好的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信贷资金周转率达100%;产值资金率为10%;资金运用率为98%。乳品厂在自身发展同时,也带
动了农场畜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支持科技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从1996年起,办事处积极支持科技兴农项目,以“两高一优”为目标,重点支持了“农业
丰收计划”。1998年5月,开展支持商品粮大县粮食生产,发放贷款200万元,支持农场大豆推
广“三垄”栽培技术,支持大面积推广玉米精量点播技术,支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支持农机
具配套更新、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等,累计投放贷款580万元。
鹤山办事处贷款增长示意图
图3—1 单位:万元
0000123;[/$$p]
为进一步加强信贷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信贷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信贷工作制
度化、规范化、档案化、程序化、标准化,贷款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发放。
多年中,鹤山办事处信贷管理工作都是按照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收回、总结评价、档案
归档的规范化程序运作,并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办事处信贷管理工作一直名列九三支行所
属办事处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