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职工福利与扶贫帮困

第四节 职工福利与扶贫帮困


      
  

  为职工谋福利,是企业的宗旨,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扶贫帮困更是工会组织联系职
工群众的重要方式和义务。多年来,在农场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农场行政的大力支持下,职工福
利事业和扶贫帮困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职工福利

  农场十分注意公共福利设施建设。1985年,职工医院从场区的最东端搬至场区中部后,先
后新盖和翻新了 2 000平方米的房屋用于医疗事业。当年医院购置了一批日本产的心电机等医
疗设备。1996~1998年,农场投入54万元用于增添医疗设备。

  1986年,农场成立了双老委员会,改建了 400平方米的敬老院。1997年,又把托儿楼改建
成老年康复中心,使农场及周边村屯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1989年,672平方米的
招待所投入使用。1989年投资10余万元改建的职工浴池和1997年兴建的集客运、洗浴和康乐中
心于一体的综合楼,提高了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及沐浴美容的品位。通讯、邮局、银行、公园等
福利设施的兴建以及为七队、十队改水和1989年安排 8名干部、工人分别去湖南、太湖疗养等,
无不体现农场对职工福利事业的重视。

  二、扶贫帮困

  每当有重大灾害或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农场都拿出资金对困难职工进行救济。这也是
80年代扶贫帮困的主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自1986年至2000年,农场共拿出33.7万元用于职
工困难补助,先后救济了困难职工3 300余人次。

  80年代后期,扶贫帮困方式开始呈多元化,并逐步由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开发扶贫。期
间主要方式为“贷、捐、送”、政策扶持与搞好服务,目标是使困难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

  贷:就是为困难职工贷款。1986年,农场工会在银行为全场贫困户申请贷款10万元,扶持
贫困户 70余户。同时继续抓好互助储金会的工作,据统计,当年有9个单位建立互助储金会,
有会员1501人,储备金额3 937元,全年累计借支902人次,周转金额达19 990元。1988年,农
场成立“妇女再就业互助会”,会员每人每年交10元钱,连续3年,3年后将本金一次性返还。
互助会将资金无息贷给贫困妇女发展自营经济,当年筹集资金9 000元,3年累计扶持贫困妇女
138人次,周转金额达6.2万元。1994年,为全场96户解决贷款20万元,发展养奶牛、养猪和棚
菜生产。1995年,农场工会争取上级下拨扶贫款 20万元,贷给57户困难职工购买奶牛 63头。
1998年,农场为贫困户养奶牛贷款15万元。

  捐:就是为困难户捐款。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9月 10日,农场干部、工人为龙镇地震灾
区职工捐款2 996.26元。1987年5月18日,农场为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中的灾民捐款23 951.28
元,其中个人捐款13 951.28元,农场捐款1万元;捐款的职工4 695人,占在册职工总数的85.7%;
参加捐款的中、小学生1 346人,捐款351.28元。

  1989年,十四队职工自发为在北京治病的本队职工许金华捐款 1 080元。1994年,农场工
会发动干部、工人为困难户捐赠物品,其中捐上衣351件,裤子318条,鞋54双,背心11件,现
金103元,送给126户贫困户和60多名贫困学生手中。1996年,各单位职工为农场贫困户捐赠衣
物共计472件。1997年,农场工会开展“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共有2 013人参加捐款计7 500
元,救助了38名贫困学生。1998年 8月,全场举行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献爱心募捐抗灾”活动,
共捐衣物4 017件,钱款27 561.40元。1999年,农场成立“救助特困学生基金会”,其资金来
源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捐款。经过运作,共筹集资金5.27万元。1999年和2000年,共资助特困
学生146人次,支付金额22 082元。

  送:即送温暖活动。每逢年节,农场都组织有关部门由农场党政领导带队,统一走访慰问
困难户、军烈属和老干部等。1994年春节前,农场党政领导率4个慰问组深入各单位对 76户特
困户、37户军烈属和36名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据统计,1986~2000年,每年元旦、春
节,农场都拿出1至4万元慰问金进行送温暖活动。期间,分局有关副局长张光复、王炳元、王
玉生等也多次来农场走访慰问贫困户。

  为使贫困户尽快脱贫奔小康,1998年初,农场制定下发了“3832”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即
保证全场有脱贫能力的38户贫困职工3年内人均收入达到2 000元。为达到这一目标,采取农场
领导每人同一户贫困职工挂钩结对子,各基层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也在本单位确定一户贫困户挂
钩结对子,农场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地等措施,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同年12月25日,在鹤办发
〔1998〕11号文件《关于对特困职工救助帮扶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每名场领导和机关科室
及各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都要有包扶对象,到本世纪末,使被包扶对象家庭收入达到中等家庭
人均收入水平3 000元左右。

  是年,农场工会利用总局“9522”滚动扶贫(即“九五”期间使 2万户人均收入达到2 000
元的目标,采取把资金贷给部分贫困职工用于发展生产, 到期收回再扶持其他职工的办法)款,
扶持8户贫困户发展自营经济。

  为使贫困户尽快脱贫,农场还采取养奶牛带地、减免利费等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养殖
业。

   历年农场困难补助人数及金额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5—22 单位:人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