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妇女儿童工作

第六节 妇女儿童工作


      
  

  农场妇女儿童工作一直由工会女工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
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教育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到农场的各项建设事业之中去,发挥妇
女的半边天作用。

  一、女工工作

  1986~1989年,农场女工委员由工会内女同志兼任。1990年 3月成立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委员叶林海,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共 11人。与此同时, 各科队级分会也都配齐了兼职女工委员
(或兼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全场共42人。同时农场下文规定基层兼职的女职工委员会主任每人
每月补贴10元钱,由农场工会于当年年底一次兑现。

  农场十分重视妇女的权益和地位。妇女在历届职工代表大会和先进、劳模等方面都占有相
当的比例。据统计,1989年、1992年、1994年和1998年,女职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11.2%、16.4%、18.5%和23.8%;全场干部(包括干部管理人员)总数,1995年是 545人,其中女
干部202人,占干部总数的37.1%;1999年干部总数是564人,其中女干部242人,占干部总数的
42.9%。农场每年都要表彰 “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等,在全场
形成了尊重妇女的良好风尚。

  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一是在就业方面,农场始终坚持男女同工同酬,积极安排女职工就
业;二是对女职工因生理机能变化而采取特殊的保护。农场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
的保护措施,全面抓好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工作,有效地保护了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1989年,在对全场女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把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做为一项重要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全场无从事高空作业和低温冷水作业的女工,从事高温作业的19名女工都按规
定享受到了劳保待遇。这一年还对全场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共查出 108人患有各种疾病,
其中治愈了 102人。检查费由农场妇幼保健站支付,药费和治疗费由患者自理。从这一年起,
农场开始执行女职工享受产假90天的规定。

  1990年,农场又一次进行了妇科病普查工作,共检查32个单位计 432人。这一年,制定了
关于女职工生养基金统筹方案,经职代会通过后从1991年1月1日起执行。

  1998年,农场开始实行生育保险。到2000年,全场共有 2 000余名女职工享受到生育保险
待遇。

  1986年以后,女职工数量逐渐减少。据统计,1989年全场女职工数为 2 749人,1992年全
场在职女职工数为2 495人,1993年全场在册女职工人数为2 551人,而在岗的只有857人。1994
年全场女职工数为2 284人,1996年女职工数为2 228人。根据这种情况,农场鼓励下岗女职工
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敢闯敢干,勇于从事自营
经济,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1990年,农场在妇女中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
和“三八红旗竞赛”活动。号召全场妇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振
兴农场经济做出贡献。

  1992年,农场召开了“妇女勤劳致富奔小康经验交流会”,共有12名妇女作了大会发言,
还有16名作了书面发言。交流会的召开,促进了“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广大妇女投身经济
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

  1993年,农场号召广大女工、家属以主人翁的精神和创业者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
战场,在发展庭院经济、第三产业上下功夫。一队的陈随芝、五队的张玉芹、八队的姜德芹、
乳品厂的徐福芹、淀粉厂的刘月珍、十四队的谭庆华、十六队的姜风珍、十七队的盖春荣、七
队的徐广凤、六队的胡秀珍、四队的高淑芹、十二队的闫淑杰、鹿场的张跃芹等女工委主任,
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1994年,农场树立了张秀藏、李亚男、白秀双、孙秀英、丁桂春、王淑珍、侯淑艳、李淑
芳、徐福芹、于秀兰、刘淑华、刘凤芝、邹凤莲、路建英、张桂云、张会等一批双学双比先进
典型。

  1995~1997年,农场引导女职工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开展了行业创一流、
岗位创一流的比素质、比贡献活动。先后树立了周静波、李乃彩、陈桂秋、夏爱兰、常英、张
凤清、矫淑梅、张赞、赵淑华、陈桂红、王月平、孔庆娟、王庆慧、刘淑君等在经济建设和寻
找就业门路方面的女强人、女能人的先进典型。在1997年 4月,在农场召开的自营经济经验交
流会上,共有9名典型发言,其中就有4名是女性。农场大力宣传了她们的事迹。1997年,由上
级组织开展的妇女绒绣地毯项目,全场有23名妇女参加,但因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生产项
目未能坚持下去。

  1998~2000年,农场组织“妇女再就业互助会”,先后帮助贫困妇女 138人次发展自营经
济,共无息贷出滚动资金4.9万元。同时在开展“手拉手”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中,3年共结对
348对。通过采取信息、技术、资金、劳务、物资等帮助措施,使60%的贫困妇女走出了困境。

  全场妇女在社会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全场妇女参加捐款的有1 071人,捐款金额为 4 278.76元。这一年,农场组织女
工委员参加扫盲教育,使86名文盲妇女全部脱盲。自这一年开始,通过组织纪念“三八”妇女
节的一系列活动,特别是成功地组织场直地区纪念“三八”节舞会活动,使妇女成为参与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妇女们通过做健身操、扭大秧歌、跳交谊
舞等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农场的文化生活。

  1995年,农场参加分局工会组织的妇女知识竞赛,获得组织奖。

  1996年,参加分局举办的“鹤王杯”妇女时装表演大赛,农场由 6名女青年组成的表演队
获得三等奖。

  1998年,在集市开展“妇女手工艺品展销”后,农场选出 7件作品参加了分局工会举办的
展销会,其中中学马德丽的作品被评为二等奖。

  1999年母亲节期间,农场女工委组织场直单位在岗女工营造一片 “母亲林”,共植树200
余株。同时开展了禁毒知识教育活动。

  2000年,省妇联组织“爱心读书征文活动”,农场工会女工委分别推荐肖敏的《家庭中我
最后悔的一件事》、张亚清的 《给孩子的一封信》、裴艳霞的 《新世纪的女人》、杨燕江的
《友情如歌》、潘光霞的《难忘父女情》、张淑萍的《家庭中最后悔的一件事》等 6篇文章参
加评比。

  二、儿童工作

  1986年以后,在农场工会少儿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农场少儿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

  1989年,农场调整了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王玉生、副主任路军、刘树安、王家
岐,委员17人。同年,农场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主任王玉生、副主任路军、盛野、崔凤森,
委员6人。1990年,农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组长谭大宋、副组长 13人,秘书长张春
生。同年,农场调整了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王玉生,副主任路军、崔凤森,委员叶
林海、朱美云、李艳玲、陈宇、宋京成、勾丛福、冮宪才、崔松佐、魏运成、石秀兰,办公室
主任叶林海。1991年,家庭教育研究会更名为家庭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玉生,副主任崔凤森、
路军,委员朱美云、叶林海、保建军、刘国义、李凤云、冮宪才、宋京成、陈宇。

  1989年,农场成立了家长学校,校舍设在场直幼儿园, 每月活动一次,最多时学员达119
人。1990年,农场工会下发通知,要求各生产队都要办好家长学校,教师由学前班或幼儿园的
老师兼任。教学内容:儿童少年成长时期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根据这些特点对社会、学
校的要求,对儿童少年应该采取的教育手段和关怀的方法等。1991年,农场工会下发文件,要
求各单位家长学校要组织学员参加黑龙江省广播家长学校的学习。同年,农场成立黑龙江省广
播家长学校鹤山分校校务委员会,名誉校长王玉生,校长崔凤森,副校长叶林海等 5人,委员
李艳玲等6人,办公室主任叶林海。这一年,兴办家长学校4个,辅导站18个。1993年,农场家
长学校被评为总局级广播家长学校优秀辅导站。1998年,农场家长学校总结上报了两户先进家
庭。一户是总局级“五好文明家庭”丁玉珍、王春峰一家;一户是总局级“教子有方——希望
之家”高淑华、高启国一家。

  为搞好幼儿教育,1984年农场兴建了托儿楼,从此场直幼儿园逐步走上正规化。按照《幼
儿园教育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要求,场直幼儿园加强了园所的管理,注意幼儿的早
期智力开发,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再加上包括金凤桥等个人或单位的支持,使幼儿园越办越好。
1988年,场直幼儿园被评为总局一类园所。到1989年,幼儿园有园所长2人,幼师6人,保育员
16人,保健医1人,入园儿童0~3岁130人,4~7岁80人。1990年,因小学集中办学校舍紧张,
农场要求各生产队自办学前班,场直学前班设在幼儿园。1991年,场直幼儿园获得“省级一类
园所”的称号。1996年,场直幼儿园实行企业化管理,农场不再承担任何经费。随着个体私营
幼儿园的兴起,国营幼儿园的弊端逐渐显露,最后不得不解体。在办好场直幼儿园的同时,各
生产队都坚持办季节性托儿所,以解决女职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后顾之忧。

  农场经常组织各基层单位为儿童少年做好事,特别是每年“六一”期间,总是叫儿童少年
过一个愉快的节日。1986年5月,场直单位及职工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将捐助的 996.26元
钱和一些物品分别送到第一小学、场直幼儿园、中学和二校 4个单位。各生产队职工也都为本
队小学捐了款。每逢“六一”儿童节,农场中、小学便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捐助,其中包括
钱款和物品。1996年,全场各界向学校捐款10万元,捐大豆10吨;2000年,捐款 5 400元,奶
粉、豆粉等物品若干。每年“六一”儿童节,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如小小运动会、广场文艺演出、春游、夏令营、队报展、手工艺品大赛、卡拉OK演唱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