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
第二章 教育
1985年以前,农场教育大体经历了初创时期(1952~1957年),发展时期(1958~1965年),
受挫时期(1966~1975年)和振兴时期(1976~1985年)。在这 3个时期,学校数、学生数和教师
数总的呈不断递增的态势。据统计,1952年有学校1所,学生38人,教师 1人;1958年有学校4
所,学生150人,教师4人;1970年有学校19所,学生2 244人,教师155人;1984年有学校21所,
学生3 950人,教师281人。期间,学校数量最多时是1974年至1977年,达23所;在校生最多时
是1983年,达到4 164人;新生入学学生最多时是1985年,达783人;毕业生最多时是1985年,
达881人;教职员工最多时是1985年,达353人;教师最多时是1984年,达281人。
1986~2000年,农场教育进入长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教学
网点不断集中,学校数量不断减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实现了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
的转变,由传统办学向现代化办学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继1985年实现中学集
中办学后,1991年又实现了全场小学的集中办学。全场只在场部设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成为
分局第一个集中办学的农场。为提高教育水平,农场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年正常经费投入
由1986年的81.4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37万元。同时,为改善办学条件,在基本建设上 15年累
计投入422万元,其中1985年建中学教学楼投入79万元,1989年建小学教学楼投入97万元。
2000年底,农场中、小学在校生1 274人,教职工145人,其中教师 112人;中、小学入学
率达100%;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100%。小学毕业生及格率由
1986年的72%提高到2000年的91.3%;初中毕业生及格率由1986年的81.6%提高到2000年的98.7%;
升学率由1986年的24.2%提高到2000年的69.9%。15年间,共向分局重点中学、各类中专及大专
院校输送新生621人,为社会培养劳动者2 5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