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副高职以上和建国前参加革命人员
第三节 副高职以上和建国前参加革命人员
王久鹏
王久鹏(1930·3~),辽宁建昌人。 1966年入党。小学文化,工程师。1947年在热河省建
昌县城区区公所工作。1949年到锦州当小工。1950年 8月东北人民政府招考拖拉机学员时报名
来到八一五农场第三作业区。1952年调入鹤山农场,历任财粮干事、文书、学员、拖拉机驾驶
员、修理工、技术员、工人工程师。1982年 4月退休,1984年 4月改为离休。在鹤山农场驾驶
斯—80大型拖拉机创日播种小麦 160公顷的纪录,所在车组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多次被评为
先进个人。在建农场油坊时,从设计到建造因工作成绩显著受到农场奖励。离休后三次被评为
农场和分局先进个人。
王旭光
王旭光(1966·1~),生于黑龙江嫩江县。 1994年入党。大学文化。高级农艺师。1988年
毕业分配到鹤山农场,历任农业技术员,生产科科员、科长,农业副场长。1992年他试验总结
的“盖草能防除豆苗禾本科杂草”技术获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993年撰写的《抓培肥、保肥
力,高土岗上创高产》等两篇论文分别获总局优秀论文奖。1994年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获分局
优秀论文奖。“有机肥系统培肥地力工程”、“甜菜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分别
获分局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998年有两篇论文发表于《种地世界》和《黑龙江农业科学》上。
2000年“黑龙江省春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成果分别获分局科技成果一、二、
三等奖,三篇论文获总局优秀论文一等奖。他多次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垦区科
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分局科技兴垦先进工作者。
勾崇福
勾崇福(1940·12~),黑龙江嫩江人。被省政府评为优秀教师。1985年 7月入党。大专文
化。中学高级教师。1957年参加工作,先在鹤山农场六队、四队、第一小学、一中任教,后任
农场教育科教研员、函授辅导员、第一小学校校长、教育科科长、督学等职务。多次被农场评
为先进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标兵。多次被管局评为教改积极分
子、劳动模范。在第一个教师节被总局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被农
牧渔业部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仉凤田
仉凤田(1934·2~),吉林舒兰人。1965年4月入党。中专文化,高级工程师。1958年由哈
尔滨王岗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分配到克山农场。先后任三分场修理所技术员、所长,三分场一
队队长,克山农场生产科技术员。1970年调尖山农场(兵团四十八团)任生产股股长、机务科科
长。1982年任九三技工学校副校长。1983年任山河农场总工程师。1984年任鹤山农场总工程师。
1988年任鹤山农场副场长。1993年退休。先后有《现有农业机械大有潜力》、《常年检修的好
处》、《散穗损失不容忽视》、《麦播作业中的工艺改革》、《无动力苗间除草机的正确运用》
等论文,分别发表在《黑龙江农业》、《黑龙江农机》、《北大荒农机》等刊物上。
叶尚吉
叶尚吉(1932·3~),浙江温岭人。在农场历任农工、统计、工会干事、工会副主席。1980
年10月入党。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1949年从台州农业高级职业学校参加浙南游击纵队第三
支队,后转入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三军。在部队先后荣立四等功两次,
三等功两次,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的军功勋章一枚。1958年 4月转业北大荒,多次被旭
光农场和分局评为五好干部。在职期间,几乎每年都被农场评为先进干部、劳动模范标兵,曾
多次被分局评为劳动模范或劳动模范标兵。1988年10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
工作者称号,人名事迹被编入《当代中国工会群英谱》。1990年至1992年连续三年荣获“三为
二先一优先锋杯竞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捧回先锋杯一只。1991年、1992年间各荣立二等功
一次。1992年离休后任离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连年被农场评为先进离休老干部、优秀共产党
员。1997年获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获总局授予先进离休干部称号。1999年10月被省
委组织部授予先进离休干部称号。
叶林海
叶林海(1959·4~),女,生于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 1985年入党。本科文化,高级政工
师。1976年在鹤山农场参加工作,先后任工人、教师、农场工会副主席。1994年至2000年间,
三次获总局优秀女干部称号;两次获总局“三八”红旗手称号;两次被评为总局优秀工会干部
和先进宣传工作者;1998年和2000年分别获省级先进协调工作者称号。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如
何开展女职工工作》和《试论怎样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创女工工作新局面》,获中国
农林工会优秀论文奖。论文《发挥各方力量做好扶贫工作》和《浅谈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
动在垦区非国有经济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分别获黑龙江省工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三等
奖。论文《发挥各方力量做好扶贫工作》,获省农垦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刘乃云
刘乃云(1952·9~),女,辽宁海城人,生于黑龙江集贤县。1969年 10月入党。本科文化,
高级政工师。1968年由双鸭山市下乡到嫩北农场,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副指导员、农
场政工组干事、妇联主任、党委副书记。1980年调入分局任团委书记。1982年调入九三工业公
司,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副处长、党委书记。1986年调入九三垦区工会任主席。1990年调入秦
皇岛,先后任山海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第一关乡乡长、党委书记、山海关经济特区筹委会副
主任、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渤海化工总厂常务副厂长、总公司机关处长。1997年11月调入鹤
山农场任党委书记。2000年调入九三农垦公安局任政委。196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上山下乡知识
青年积极分子。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
刘 爽
刘爽(1961~),女,黑龙江嫩江人。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77年在鹤山农场参加工
作,先后任工人、中学教师。曾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农场和分局优秀教师。获得国家级、总
局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她撰写的论文《论小学生作文的命题》获总局优秀论文奖。《提高差生
学习成绩的尝试》、《小学作文内涵简析》分别获分局优秀论文二等奖。教案《小橘灯》获国
家级教学设计二等奖。《浅谈对后进生实施“成功教育”》和《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小”》分
别获省科研成果奖。《中学语文阅读理线策略谈》、《作文批改要有实效》、《语文教学中的
情境设计及运用》等6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河南教育》和《教育探索》等刊物上。文学作品《失
望》等多篇分别发表在《北大荒文学》、《九三报》、《农垦报》等报刊上。
安忠祥
安忠祥(1961·3~),黑龙江嫩江人。1993年入党。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 1986年从
省农垦教育学院毕业分配到鹤山农场中学任教师。1994年任职业高中校长。1998年任小学校长。
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他撰写的论文《数学教
学与素质教育浅谈》、《数学教学要从套子里解放出来》、《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优
化教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和《浅谈实行校长负责制强化管理严谨治校的几点尝试》等,分别
获得总局级和省级优秀论文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数学目
标教学尝试》等三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毕连富
毕连富(1940·11~),黑龙江青岗人。中专文化,高级兽医师。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
旭光农场、鹤山农场兽医所任技术员、兽医院院长、畜牧科副科长兼兽医院院长。多次被评为
总局、分局先进工作者和防疫灭病先进工作者。他撰写的《关于马流行性淋巴管炎33例的治疗
体会》、 《貉发生犬瘟热病的调查报告》、 《71例奶牛乳房炎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奶牛静脉注射青梅素过敏病例报告》、《肉用雏鸡亚硒酸钠中毒及试治情况报告》、《综合
性防治奶牛结核和布鲁氏杆菌病确保奶牛健康发展》等论文,曾先后发表在1980年至1996年的
《中国兽医杂志》上。
朴敬久
朴敬久(1935·11~),朝鲜族,吉林永吉人。中专文化,高级畜牧师。1955年 7月毕业于
北安农校,分配到哈尔滨畜牧场任技术员。1956年调到嫩江农场(旭光农场前身),先后任旭光
农场、兵团五十二团技术员。1977年任鹤山农场生产科畜牧师。1985年任鹤山农场科委副科长。
1986年任畜牧科副科长。1995年12月退休。曾多次被农场、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其论文《配
合饲料对断乳仔猪、育肥猪的增重及其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1985年被分局畜牧兽医学会评
为优秀论文。
任子君
任子君(1941·12~),女,四川南充人。1960年 2月入党。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1963
年四川大学毕业分配到荣军农场,先后任红五月农场和九三局修理厂技术员。1966年至1987年
任荣军农场机务工程师。1987年调到鹤山农场,先后任农机科科员和科技科科长。1996年退休。
曾多次被分局、总局评为农机管理先进工作者。其论文《论油料管理科学化》、《论大豆分段
收割的好处》、《论拖拉机修理》、《论农机管理与使用的关系》等,分别被分局和总局评为
优秀论文。其总结的《24行条播机小麦深施肥改装技术》,获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曾获国家
农业部农牧,渔业技术推广奖。
孙万才
孙万才(1955·8~),黑龙江嫩江人。1987年入党。大专文化,高级兽医师。 1972年参加
工作,先后任鹤山农场兽医院兽医、院长、畜牧总站站长。其撰写的论文《奶牛业在高效农业
中的作用》获总局科技协会三等奖。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种植紫花苜蓿草治
理草场冲刷沟的试验》、 《塑料袋表青贮玉米饲料调制与利用》、《龙饲1号饲用高粮特点及
用途》、《实施综合性防疫措施治疗奶牛结核布鲁氏杆菌病》等。主持的课题“塑料袋表青贮
玉米饲喂奶牛与提高产奶量技术的研究”,获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应用塑料袋制做玉米青
贮试验研究》被本溪大学科技信息事务所认定为推广成果。他参与完成的《寒区奶牛综合增产
技术示范与推广》、《奶牛难孕症治疗技术推广》,分别被分局授予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宋 平
宋平(1958·7~),黑龙江嫩江人。1986年入党。大专文化,副主任检验师。 1975年参加
工作,1976年起在农场医院工作。后任卫生科副科长、卫生防疫站站长。多次被评为农场劳动
模范、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卫生监督员称号。他主持的科研项目
“小试管末梢采血反向血凝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获总局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三等奖、分局
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与人合作的“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防病效果的统计病学调查”获分局科
技成果二等奖。与他人合著的《实用临床布鲁氏菌病》和《临床医学探索与实践》两本书,由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与他人合著的《优生优育计生防疫咨询教材》,获分局科技成果
佳作奖。与他人合作的《老年保健米粉的研究》,获第一届国际老年医学研讨会科技成果奖。
从1991年起发表专著及论文19篇。
沈定法
沈定法(1949·8~),河南范县人。1971年9月入党。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由
克山 “萌芽”学校分配到农场七队工作,先后任出纳、 会计等职。1978年任六队中学教师。
1984年调入农场中学任教师、教务干事。1999年内退。多次被农场和分局评为劳动模范。1985
年被评为分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荣获总局优秀教师称号。他撰写的论文《数学教学与
素质教育浅谈》,获黑龙江省第三届教师“希望标”论文评选三等奖;《教学中应注意图形的
演变》获总局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杜万庆
杜万庆(1931·1~),山东掖县人。1951年1月入党。小学文化,技术员。1948年10月参加
山东西海特务营一连任战士,后调三十二军二八八团一连、志愿军铁道兵七师二十团三营七连,
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56年 8月由部队转业到八五四农场二分场三队、建筑队、煤矿队,
后相继调入旭光农场、鹤山农场。历任队长、党支部书记、管理员、副科长、科长等职。1988
年6月离职休养。曾荣立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五次。
李亚坤
李亚坤(1955·1~),女,黑龙江讷河人。大专文化,副主任医师。 1971年在红五月农场
医院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鹤山农场医院。多次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其论文《中西医结合治
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在全国中西医内科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
文。参与编写的《优生优育必读》和《内科中西医诊疗枢要》两书,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发行。
李成喜
李成喜(1925·8~),黑龙江庆安人。1948年 9月入党。初中文化。1948年3月参军,先在
独立一师,后到四十九军四三九团警卫连。先后辗转桂林第五干校、临川县县大队、三区武装
部、贵阳县兵役局、四十六速成中学等单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武装部长、兵役局长。
1958年 4月转业到鹤山农场,先后任生产队长、党支部书记、场工会副主席等职。曾荣立二等
功两次,多次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1985年8月离休。
李致学
李致学(1939·1~),黑龙江望奎人。大专文化,高级畜牧师。1960年8月由东北农学院毕
业分配到农场工作。先后任荣军农场技术员、分局科研所助理畜牧师、畜牧师。1985年调任鹤
山农场畜牧副场长、调研员。1987年至1997年为嫩江县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1993年至
1997年为黑龙江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99年退休。从事畜牧工作近40年,多次受到表彰
奖励和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开始在重点发展奶牛生产和组建乳品厂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
上级好评。做为《鹤山农场之歌》的词作者,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奖励。在担任省政协委员期间,
他的关于建立绿色带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张斌荣
张斌荣(1946·5~),浙江宁波人。1979年入党。本科文化,高级农艺师。 1969年由八一
农大毕业分配到大西江农场,历任技术员、生产科长、农业副场长。1991年由红五月农场调到
鹤山农场,先后任农业副场长、调研员。多次被分局和总局评为先进生产者。1985年代表农垦
部赴加拿大参加学术活动 6个月。1982年撰写的论文《总局耕作制、农艺流程调整与改革农机
具选型配套》,在总局学术会上发表并收入总局学术论文选编。1994年撰写的论文《燕麦畏防
除农田野燕麦应用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和《24行条播机小麦深施肥改装技术》,分别获分
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撰写的《浅谈国有农场蔬菜基地建设》,获分局优秀论文奖。
张 捷
张捷(1937·8~),女,黑龙江明水人。1985年4月入党。本科文化,高级农艺师。1964年
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九三分局,先在红五月农场实习一年,后到跃进农场三队任技术员。
1978年9月到九三农业技术学校任教。1987年12月到鹤山农场二校任教。1992年5月到鹤山农场
水稻二队,同年8月退休。
张树平
张树平(1957·6~),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 本科文化,高级政工师。1974年在七
星泡农场参加工作,历任电影放映员、团委干事、宣传部新闻干事、广播电视局局长、宣传部
部长。曾任七星泡农场文联副主席、摄影协会名誉会长。2002年初调入鹤山农场任党委副书记。
多次被评为分局、总局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陆续在《黑龙江日报》、《九三报》、《农垦
日报》、《黑河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300余篇。散文《重走知青路》
被收录在《知青文史》1997年1-2辑。有多篇论文获总局和省级奖。
张亚清
张亚清(1959~),女,黑龙江甘南人。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77年在查哈阳农场参
加工作,先后任工人、中学教师。1983年调入鹤山农场任中学教师。多次被农场和分局评为优
秀教师、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1992年和1996年分别被分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儿
少教育先进个人。1999年被总局评为教师职能大赛二等奖和骨干教师。她撰写的论文《教育要
创新教师水平要提高》和《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分别获总局优秀论文一、二
等奖,《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注重素质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分别获省
级优秀论文二等奖。
陈卫民
陈卫民(1953·5~1998·3),河南范县人。1972年2月入党。大专文化,副主任医师。1969
年12月在鹤山农场应征入伍,在3250部队任卫生员。1973年退伍,先后任农场生产队卫生员、
卫生科防疫员、卫生防疫站医士、农场职工医院医士、内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党支部副
书记。多次被农场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分局系统先进工作者。其撰写的《小儿骨嗜酸
性肉芽肿》论文, 在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农垦医学会上发表。与人合编的 《优生优育必读》和
《内科中西医诊疗枢要》两本书,分别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内科中西医诊疗
枢要》获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人合作的科研项目《小试管末梢采血反向血凝法测定乙型肝
炎表面抗原》,获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总局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流行
性出血热春峰期发病误诊分析》, 被收录《中国综合医学》一书。
苗精元
苗精元(1930·4~),山东蓬莱人。1953年 11月入党。小学文化,农机工程师。1948年在
三五九旅后勤任战士,后到绥化休养。1950年 4月从部队转业来农场工作,曾先后到克山农场、
荣军农场、大西江农场、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历任战士、休养员、拖拉机驾驶员、技术员、
副场长、生产处长、农场党委书记。1989年4月离职休养。 1951年被评为省一等劳动模范和省
先进荣复军人。曾被分局评为先进离休老干部。
胡长锁
胡长锁(1930·12~),云南沾益人。1949年5月入党。初中文化,政工师。1948年 10月在
吉林长春入伍,先随解放军一四八师四四二团三营九连南下,后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在辽宁
独立一师教导营。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教导营营长。1969年由部队调到黑龙江生产
建设兵团四十五团,历任生产股长、武装部长。1988年 6月离职休养。在抗美援朝中先后荣立
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其中在汉江南岸帽楼山防备战斗中个人立二等功一次,全班立二等
功一次。到兵团后,在兵团五师两次大比武中名列第一。
柴广庆
柴广庆(1936·12~2000·5),黑龙江讷河人。1974年6月入党。中专文化,高级农艺师。
1958年于北安农业学校毕业。先后任旭光农场农业技术员,兵团五十二团生产参谋。1975年,
五十二团与四十五团合并后,他调入四十五团科研站。1978年任科研站站长。1981年任生产科
助理。1984年任生产科副科长、科长。1986年任科技科科长。1988年任生产科科长。1993年退
居二线。1996年退休。1980年被农场评为优秀党员。1982年时麦收农场给记功一次。1988年和
1993年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1991年和1992年被评为分局劳动模范。
崔松佐
崔松佐(1945·11~),北京市人。1983年入党。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65年随父来
农场参加工作,历任农场十五队教师、校长,后到农场中学,先后任教师、主任、校长、教育
科长。其论文曾获得垦区一等奖。1992年被总局授予园丁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分局先进教育工
作者、农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
谢 华
谢华(1951·12~),辽宁昌图人。1993年入党。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由齐齐
哈尔下乡到九三分局,后到鹤山农场。先后任工人、统计、教师、主任、副校长,兼任农垦总
局教育学会理事、中语会分步阅读研究会主任委员。《语文单序列教学法》获总局教育教学成
果二等奖。其主持的《分步阅读实验研究》课题,获垦区教育系统“九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
一等奖。其它科研成果四次获分局科技进步奖。曾获总局、省教学能手、省优秀教研员、总局
教改先进个人、总局优秀教研工作者称号。
谭大宋
谭大宋(1926·10~),山东蓬莱人。1947年12月入党。高小文化,经济师。1946年 8月参
加革命,在蓬莱县四区一中队当队员,后到山东军分区炮营、九十七师二九○团后勤处、农建
二师文化学校。历任班长、排长、学员、政治指导员。1956年转业后,先在二九○农场二分场
三队任党支部书记,后到大西江农场、绿野羊场、铁峰农场、鹤山农场任党委副书记、副场长。
在部队曾先后立四等功7次、三等功3次。到农场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谭 友
谭友(1955·12~),黑龙江龙江人。1979 年8月入党。大专文化,副主任医师。1971年在
红五月农场医院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鹤山农场医院任院长。其撰写的论文《母乳喂养与疾病》,
在全国儿科疾病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其撰写的论文《老年米粉的应用》,获第一届
国际老年医学研讨会优秀成果奖。他主编的《优生优育必读》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并
获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主持的《小试管末梢采血反向血凝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科研成果,
获总局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三等奖并在垦区内推广应用。
裴海臣
裴海臣(1940·7~),辽宁昌图人。1986年6月入党。中专文化,副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
于阜新医学专科学校。先后在云南省煤炭工业厅职工医院、辽宁昌图县、红五月农场从事医疗
卫生工作。1977年调入鹤山农场职工医院,1985年任院长。多次被农场、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和模范共产党员。他的《卡他根纳氏综合症》、《敌鼠钠盐中毒附13例报告》和《呼吸窘迫综
合症的人工起搏器治疗》等论文,分别在黑河医学会、九三医学会和省医学会年会上发表。
裴艳霞
裴艳霞(1963·5~),女。黑龙江嫩江人。 2000年入党。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85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农场小学和中学任教。多次被农场评为优秀教师。1997年和1998年分别被
评为总局教学能手和垦区快速作文教学能手。其撰写的论文《在三类课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获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谈“分步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评为
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潘洪庆
潘洪庆(1939·12~),辽宁庄河人。1988年入党。中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63年参加
工作。1964年由九三管局加工厂调入鹤山农场十八队。先后任工人、第二小学教师、统计、中
学教师、第二小学校长、教育科督学、小学副校长、职业高中校长、小学校长。1999年退休。
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教师和劳动模范、分局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其撰写的论
文其论文《谈谈学校管理与教学之关系》获九三教育学会二等奖。其论文《谈谈学校管理的重
要性》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做好少年儿童转化工作》,分别被农垦教育学会评为二、三等奖。
其论文《走出学校管理的误区》获全国普通教育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薛建国
薛建国(1955·1~),山东阳谷人。1978年入党。大专文化,副主任医师。 1973年参加工
作,1974年起到鹤山医院工作,先后任检验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院长、院长。
多次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及分局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其撰写的论文《针刺配耳压法
治疗急性胃绞痛12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等,获
国家级优秀论文奖;《头部穴位治疗眩晕32例疗效观察》获第一届国际针灸临床经验学术研讨
会优秀论文奖。与他人合作编写的《优生、优育、计生、防疫咨询教材》,获分局第四次社会
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他主编的《内科中西医诊疗枢要》一书,获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并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穆福金
穆福金(1956·12~),生于黑龙江嫩江县。1978年入党。大专文化,副主任医师。1974年
从医,1989年任农场医院副院长。其撰写的论文《老年保健米粉的研究》,获第一届世界老年
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其参与的《小试管末梢采血反向血凝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课题,分
别获分局和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鱼磷擦剂》科研成果,获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与他人合
作的四本书分别由省、国家科技出版社出版。
魏运成
魏运成(1940·2~),吉林扶余人。1979年8月入党。大学文化,副主任医师。1963年大学
毕业分配到尖山农场任见习医师。1964年到旭光农场任医师。1975年在鹤山农场先后任医师、
副院长、卫生科副科长、科长、卫生防疫站站长。2000年退休。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
1984年被评为管局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总局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