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党委书记张春生在农场九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农场党委书记张春生在农场九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农场党委书记张春生在农场九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节录)
(2000年12月5日)
一、认清形势,尽快调整,千方百计地加快我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战
略思想”。今天,我场召开的这次职工代表大会,至始至终贯穿了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因此,
我们落实好会议精神的关键就是如何加快发展,做好改革发展这篇文章。
1、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 各位代表都十分清楚,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
和市场风险,我场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失,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职工的收入明显减少,积极性受
到严重挫伤。特别是今年,严重的旱灾使小麦大幅度减产,当广大职工群众把希望寄于大豆的
丰收上时,无情的雹灾又使农场损失达 2 0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全场上下没有被灾害所
吓倒,分局党委的关怀和场党政班子的带领下,挺起腰杆,抗灾自救,经过不懈努力,把灾害
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各项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场的政治稳定、社会稳
定、人心稳定,这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严峻的经济形势已摆在了我们面前,对此,
李场长的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已作了全面的分析。所以说,我们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的组织
职工群众学习贯彻好场长的工作报告,让职工群众都知道、都了解场情,把思想统一到改革、
发展、稳定上来,统一到努力实现农场党政班子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上来,使我们的干部职工
群众认识到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加
快调整,加快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从而树立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加
快发展新局面的雄心壮志。
2、明确思路,把握发展的可行性。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把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主
线统起来。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不调整职工的收入就不能增加。
发展要有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观念来统领和推进经济结
构的调整。只有树立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健全市场经济的新体制,采用市场经济的新方法,才
能解决加快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按照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和我场实际,在结构
调整上,要超前思考、超前运作、全力突破。
一是在调整思路上,要由过去在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数量扩
张的适应性调整,向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调整转
变,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根据这一要求,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
改变发展思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的、纵向的、全面的、发展的、用
市场经济手段进行的调整。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只要产品有市场,只要职工收入能增加,
企业效益能提高,那么,这样的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合理的、正确的。
二是在调整的重点上要突出“特、新、优、绿”。在结构调整中,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特
点、优势,无论养殖业还是种植业,一定要突出特色,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
要积极地引进适合我场种植或养殖的新品种,在品种上求新。要突出质量,大力引进优良品种,
推广科学栽培技术,使种植业优良品种率达到100%。在品质上求“优”。我们还要发挥已获得
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小麦 A级绿色食品证书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尽快推出一
批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新品种、新技术。要突出效益,在规模上求大。目前,我场的奶牛基地、
圆葱基地、中草药基地、食用菌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项目是很好而且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我们要不断巩固和提高、不断地扩大发展规模,向规模要总量、要效益。同时,我们要加快非
国有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职工加快实施再就业的广阔市场。因此,结构的调整要因势利导,
使职工群众看到通过调整结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改变过去那种给政策、给优惠职工
还不买账的现象,形成职工群众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在调整的范围上,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围绕市场进行调整,市
场需要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种好什么。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把
种植业调优。要围绕农场的资源和条件,积极开发新的工业项目,引进资金、引进项目,拓宽
发展渠道,把工业调活。要加强产品营销,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和中介组织,使我
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市场,而且要发挥我们已获得的大小边贸权的作用。使我们的产品走向
国际市场,把产品市场调活。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选准项目,扩大规模,形成优势,形成
产业,把产业规模和职工劳动再就业的市场空间调大。同时,为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我们各部门必须改变工作方法,一方面采取公司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作用,这是解决
职工群众进入市场,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农业经济结
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尊重职工的意愿,按照市场和价值规律去安排生产。要转变
工作作风,一靠引导示范,二靠优质服务,三靠政策驱动,尤其是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
服务,让职工群众在调整中切实体会到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有劲头,从而调动职工加快
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为我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动力,是解决我场一切重大问题的根
本出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是以改革为前提的。但是由于市场
经济进程的加快,我场的改革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在这次职代会上,按照分局党
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和部署,出台了我场加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第一部分是我场进一步
完善深化改革的各项具体措施,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以积极的、正确的心态面对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谁都要正确认识到改
革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改革经济就不能快速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职
工的负担就不会减轻,企业就没有活力,经营机制就不活。所以说,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目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已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因此,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地
投入到改革中来,尤其是在职的党员干部要在改革中起带头作用,切不可做出由于对改革的暂
时不理解而影响改革的事。现实的情况是:允许暂时的不理解,但不允许因不理解而不进行改
革。
二是面对改革,无论涉及到谁,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适应改革,
面对改革对个人利益的冲击,要做到心态不失衡,行为不失控,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改革,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改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是要坚持四自主体,保证机制到位。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转换经营机制,活化机制,在
加快市场化进程上实现新突破。无论是转制企业还是家庭农场,都要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发展市场经济。农业改革的出发点是减轻职工群众
负担。近几年来,在农业体制改革上,我们基本完善了服务体系,推进了规模经营,建起了统
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由于自然灾害和市场的低迷,大部分家庭农场亏损挂账,仅1998、
1999年,农场为家庭农场补亏挂账即达 2 726万元。今年又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现在的情
况,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改革的原则,不允许再补亏。二是农场已无补亏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仍有部分职工还存在挣钱归自己所有,亏损要求农场补亏,只负盈不负亏的依赖思想。同时也
出现了农场出钱,职工种地的机制反弹现象。明年,农业的改革就是使家庭农场实现两自理、
四到户,真正成为生产、经营、投资和风险的主体。增强家庭农场的风险意识,保证机制真正
到位。一是要继续加大两费自理力度,按照分局的要求,对家庭农场预借的生产费要改变过去
靠农场贷款、垫资种地的现象,变为由家庭农场提出借款申请,并采取有效抵押担保方式,由
生产队协调上报农场,由农场统一到银行为其贷款,并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家庭农场账户。同时,
要加强合同的法制化管理,坚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核算必须到户,盈亏必须到户,挣就是挣,
赔就是赔,做到家庭农场既负盈又负亏。
四是要求全场的广大干部在改革的问题上不能犹豫不决,一定要按照分局党委的部署和农
场出台的改革方案立即着手进行,不能左顾右盼。同时,要引导职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职
工真正认识到早改早得利、早致富。也希望广大职工群众要认清形势,不能悲观失望,积极参
与改革,在改革中受益,在改革中发展自己。要树立晚痛不如早痛,长痛不如短痛和改革决定
经济发展速度的思想,使改革真正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我场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开创我场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农场党政班子提出的工作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各级党组织
建设。必须以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在全场党员干部中进一步增强致
富一方的责任意识,依靠群众的宗旨意识,清政廉洁意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意识。这是实现
我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
第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是我们各级
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自然灾害严重、职工收入明显减少、经济比较困难、改革和
发展任务比较艰巨的情况下,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负职工
群众的期望,担当起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重任。要上对党和事业负责,下对职工群众负责,
时刻不忘记自己的责任,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把带领职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努力增加收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作为第一责任。彻底转变只当官不做事,只拿奉禄不
负责任的状况,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紧紧依靠群众,强化服务意识。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
旨,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
体,改革能不能顺利进行,经济能不能快速发展,最终取决于职工群众参与的广度和积极性调
动的深度。因此,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就是从根本上强化加快发展的群众基础。为此,
一是要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生产队、场直单位几经改革,但基本组织机构形式没有变。
因此,正常的党组织活动必须开展,三会一课制度要坚持。各党支部、 尤其是书记、队长(厂
长、经理)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紧紧依靠群众, 为职工群众办真事、办实事。要按市场经济
的要求,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把尽快致富作为重要任务抓实,从而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
力和凝聚力。
二是抓好转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由于我场改革力度大,转制企业多,加强转制企业党组织
建设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无论企业资产如何重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如何改变,都不能不要
党的组织,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转制企业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人数,能建立党支
部的一定要建立党支部和其它群团组织,其活动要按照农场党委的要求进行,在转制企业中的
党员仍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要时刻牢记宗旨,依靠群众,为广大职工群众谋利益。依靠群众,为职工谋利益是各
级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宗旨,树立紧紧依靠群众
的思想,特别是在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求我们把维护职工群众的
利益作为决策的首要前提。要加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增强职工参政议政意识。
通过政治上重视,权益上的维护,充分发挥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千方百计为群众
排忧解难,在思想上尊重他们,工作上依靠他们。同时,各党支部要不断拓宽经济发展思路,
抓好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致富门路,
这样我们就能顺民意、聚民心。
第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根本要求。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关键是治理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此,一要加强
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水平。这次党中央决定在党内开展警示教育十分必要,胡
长清、成克杰案件足以引起我们的警示。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权力观,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二要继续加大案件的查处
力度,使腐败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要认真抓好办事公开化制度,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更应该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对应公开而不公开造成上访告状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我们在落实深化
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工作时,必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这方面总的要求是: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群团工作要有新起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
步加强;切实抓好信访信息工作,要重点抓好再就业和推进社会保障工作,扩大转岗富余职工
再就业的容量;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文化、
教育等各项事业要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