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九团的建立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一节 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九团的建立
为全面落实毛主席的“六一八”批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备战、
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以及“五七”指示,巩固边防,保卫社会主义江山,适应形势的
需要。1968年11月兵团党委派团长陶广兴、政委林明德、作训股长孙振德、宣传股长刘天照4
名现役军人,进驻尖山农场,组成4人筹建领导小组,开始筹建四十九团。
根据兵团党委指示:“原东北农垦总局,省农垦厅、各农垦局。分局以及所有农场,长期
以来被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篡夺了领导权,长期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直到现在,有的人
还在那里大搞“物质刺激”,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如不砸碎,所谓兵团的组建就是一句空
话。”筹建领导小组对广大职工家属进行了组建兵团重大意义的教育,狠抓了两个阶级和两条
路线的斗争和斗、批、改运动。
1968年11月25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党委批示:尖山农场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
四十九团,隶属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领导。
四十九团组建后,全面贯彻了“政治建军”、“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
卫边疆”的方针,全盘否定和批判旧农场推行的见物不见人,突出生产,突出技术的反革命修
正主义路线。让农场的干部靠边站,领导全由现役军人担任。废除了原农场搞好经营管理的行
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兵团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组织,是一支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部队,既
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工作队。主要任务是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兵团是解放军的序列,过准军
事化生活。按部队编制,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三大机关。司令部下设:作训股、
通信股、军务股、计划建设股、生产股、管理股。政治处下设:组织股、干部股、宣传股、保
卫股、后勤处下设:供应股、装备股、物资股、商业股、营房股。
股以上干部全部由现役军人担任。生产队改称连,工作以班、排、连分配任务,机构庞大,
人浮于事。经过十几年办场实践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富有经济成效的生产管理秩序和各项规章
制度被彻底破坏了。
1968年末,四十九团耕地面积146865亩,总户数1146户,人口7196人。生产连队12个。
机械设备:拖拉机61台,收割机49台,主要农机具403件,汽车10台,拖车23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