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扭亏增盈
第二节 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扭亏增盈
农业生产坚持科学种田,充分挖掘了种、管、收三环节的增产潜力。种:达到种满、种严、
种足;管:达到地净苗壮;收:力争达到颗粒归仓。
1978年为消灭麦田杂草,采取了新的增产技术措施,确定除少量保存1977年小麦宽窄行播法
之外,绝大部分实行15厘米行距粮法,为了控制杂草威胁小麦生育,特提出三压措施:一适当增
加小麦密度,把宽窄行播种垧保苗400 ~500 万株改为600 ~650 万株,以密压草。二适时早播,
早苗压草。三增加化肥施用量,并做到种肥混施,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以肥壮苗压草。
同时还做到三肥接力,采用播前单施,种肥混播,苗期追肥(氮肥)。
1978年全场小麦亩产431 斤超历史最高水平,大豆亩产167 斤,全年粮豆总产7 563.4 万斤,
农业盈利440 万元,全年盈利155 万元。经营管理上加强了对计划、财务、劳动、生产、技术、
机务、物资和产品的八大管理,实行了五定五有:即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资金、定消耗
;五有:生产建设有计划,经济有核算,管理有制度,劳动有定额,开支有标准。坚决批判无政
府主义,杜绝四大自由:作物种植自由,资金支配自由,产品处理自由,基本建设自由的错误倾
向。
奖励实行工分制,每月评一次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流动资金实行大包干,分月核定,
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物资管理做到了采购有计划,入库有验收,储备有标准,保管有制度,领取有手续,消耗有
定额,达到了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当年机构精减,撤销了教导队,非生产人员压缩到12%。
为改变企业经营连年亏损的局面,成立了扭亏增盈办公室,由场领导直接领导,并把措施落
实到科室和连队,形成全场计划、财经、物资、产品、劳动工资等十大管理制度。
同上年相比,场全年节约差旅费1.2 万余元,机械总耗油量减少了近60吨,节约达2 万多元,
有5 个连队搞起了废油再生装置。
运费从5 万元降低到1.1 万元;外部用车费由4 万元降低到7500元。
全场职工响应省委提出的“种十成、管十成、保十成,收十成”的号召,为粮食产量超历史
人人出力,收获机检修不达标准不准作业。拾禾时配有质量检查长。交粮把住质量关,拾禾后拉
干拣净,使小麦平均售价0.156 元,比上年提高0.015 元。全年粮豆主产品斤成本由1977年的0.125
元下降到0.099 元。经营利润达150 多万元,摘掉了亏损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