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轮作制度

第七节 轮作制度


农谚说:“换茬如上粪”。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本场经过多年的
生产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合理换茬,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减轻作物的病虫害和降低杂草数量。
自五十年代起,根据当时新垦荒地时间短,树根多,中耕管理困难,小麦面积一直在65%以上,
形成了麦、麦、豆的三区轮作体系,延续至1973年。由于连年开荒,生产队规模尚不定型,轮
作也不正规,常有个别地号连种三年小麦,造成小麦生长后期脱肥,病虫害及杂草危害十分
严重,据调查,重茬小麦比正茬减产15%左右,1974年后作物的种植比例调整为5、3、2、
(即麦类占50%,大豆30%,杂谷20%),开始实行麦、豆、麦、杂的四区轮作。1989年开始,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轮作体系由四区轮作逐步向麦—豆—麦—杂—麦—豆的六区轮作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