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苗圃建设

第四节 苗圃建设


本场中心苗圃始建于1957年。按园林化设计,总面为270亩。区划为九个作业区,
设置田间道,两侧栽植林带。
  苗圃建立的初期,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只能进行杨、柳插条育苗,用土井人工提水浇
灌。
  1968~1976年的兵团时期,为适应大搞造林的需要,各连队都成立了林业班,建立了10~
15亩的小苗圃,搞杨、柳插条育苗,保证了造林的需要。
  1979年,中心苗圃从吉林省通化市购进了管道喷灌机,保证了育苗的浇水,苗圃开始繁殖
杨、柳、水曲柳、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苗木。
  1980年以后,中心苗辅建设进入了新的队段,装备了进口喷灌机和机动喷雾器,应用了拿
捕净防治落叶松苗床杂草,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地膜覆盖繁殖黑加伦插条、压条繁殖黑加伦
苗等十余项新技术。每年育苗面积70—80亩,出圃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苗木150~250万株。
1987年以后,每年出圃黑加伦苗木30—40万株。
  场中心苗圃自建圃至1989年底共育苗49 867万株,其中落叶松19 460万株,水曲柳769万
株,樟子松3 640万株,杨树苗23 984万株,果树苗2 014万株,还培育了少量桃红、黄槐,紫
丁香、白丁香等花卉苗木。这些苗木不但保证了本场造林、绿化的需要,还外销至局内部分农
场,远销至北安管局和红兴隆农场管理局。
   农田防护更新情况 单位: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