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节 豆制品加工

第十节 豆制品加工


豆制品加工主要是为生活服务,以保证人们日常副食的需要。当地冬季漫长,气候寒
冷。除土豆、白菜之外,其它蔬菜奇缺。尤其是春季,正处于青黄不接,过冬的白菜已无,
春菜又没下来,其副食几乎全靠豆浆或豆腐。由于这些豆制品营养丰富,无论是干豆腐、水
豆腐都可炒、可炖、可炸、可溜或凉拌食之。是一年四季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 
  1958年~1968年,各生产队都有自己的豆腐坊。以牛或马拉石磨。破豆成浆,以卤水或石
膏点制成干豆腐或水豆腐。除供给集体食堂外,也保证各户之需用。
  1969年兵团组建后,大批知识青年来场,蔬菜生产不足,豆制品已成为主要副食。早晨常
以浆子代替菜汤,豆腐几乎是每天必食。由于豆制品需量增大,用马拉石磨以不适应,而改用
电磨或粉碎机破豆成浆。
  1977年恢复国营农场体制后。场部地区各附属单位的豆腐坊撤销,由加工厂统一加工,供
应全场部地区。
  1981年。加工厂为广开生产门路,新建了豆制粉车间。由于质量不佳而终末能生产。